知乎有人向我提问:“你不想自己成为怎样的父母?”
我脑海第一时间反映:那可多了,譬如专制、霸道、比较、漠视、溺爱、凶、打、骂……
可是,
我不希望朝孩子大喊大叫,却常常控制不住音量;
我不希望压迫孩子的个性,却常常指手画脚;
我不希望催促孩子,却一遍遍说“快点快点,就要来不及了”;
我不希望扭曲孩子的选择,却一次次漠视孩子渴望的眼神;
我不希望和别人家比较孩子,却脱口而出“你看看人家妹妹”;
我不希望随便责骂孩子,却随口说“我要批评你”;
……
这似乎在说:不想成为怎样的父母,是个然并卵的伪命题。它并不具备约束性,反而更容易陷入“嘴里说这不要,身体却是诚实的”恶性循环。越是惦记“我不要这样那样”,大脑越是记住“这样那样”,结果“这样那样”的践行率更高。所以,或许我们应该问自己:“你想自己成为怎样的父母?”
不妨对比以下问题:
A:“我不想做一个专制、霸道的妈妈”。
B:“我要做一个民主而坚定的妈妈。”
A:“我不想做一个打骂孩子的妈妈。”
B:“我要做一个轻声柔语的妈妈。”
A:“我不想做一个溺爱孩子的妈妈。”
B:“我要做一个鼓励孩子独立的妈妈。”
A:“我不想做一个压抑孩子天性的妈妈。”
B:“我要做一个充分尊重孩子选择的妈妈。”
A:“我不想做一个事必躬亲的妈妈。”
B:“我要做一个培养孩子动手解决问题的妈妈。”
将问题转向正面发问,问题随即引刃而解。原来答案隐藏在问题之中:不想专制,所以要民主;不想打骂,所以要压制情绪轻声柔语;不想溺爱,所以要培养独立;不想压抑孩子个性,所以要尊重他的选择。
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叫《秘密》,书里提到人的意念与宇宙间有相吸引的法则。它说,当你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你在心里默念几百遍,宇宙便会回应你的呼唤。这种说法唯心,却刚好回应上文所言,大脑会强化记忆你默念的词语并作出相应指令,所以当你默念“民主”或“专制”,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当然,上段全属戏言。想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离不开与孩子心贴心的沟通。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为人父母者充分理解孩子的心理后,才有可能成为心中成为的那种父母。关于此,美国的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两位育儿专家,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中有详细的解答。
该书并无标新立异的观点,区别与其它育儿书的最大特点是,每章节后,附有“家庭作业”,要求读者践行书中观点与孩子互动。我并未遵循游戏规则,只顾一口气读完,觉得倍有收益。它的观念可简单归纳为五点:
➤ 共情:接纳情绪、规范行为。
共情也可视为理解。“理解万岁”是成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父母不多。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很多冲突,源于彼此对世界的理解不同。
如,周末早上,大家洗漱更衣完毕准备开开心心去看表演,三岁的孩子忽然撒泼打滚不肯出门,原因是你帮他穿袜子时先穿了左脚而不是右脚,他非要脱下重穿,而你担心时间仓促拒绝他的请求,双方僵持不下,孩子狂哭不止。
当下有两个处理方案:一是按照孩子的意愿脱下重穿;二是威胁他,“你再哭我们就不出去了!”
选择方案一,大人小孩依然能够过上美好的一天;选择方案二,也许全家人都会因此闷闷不乐,甚至升级为“踢猫事件”。
尽管如此,仍有不少家长选择方案二,理由是:不能什么都惯着孩子,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惯坏了怎么办?
真是杞人忧天。而且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也没有试图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其实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完美法则阶段,具有强烈的空间秩序感,且是不折不扣的“唯心主义者”,以为全世界都由他们掌控。他们心里有着一套与成人世界不相同的规则,不允许被扰乱。
所以,他们认为要先穿左脚,就必须先穿左脚。先穿右脚则代表世界乱套了。
发生这种情况,不妨蹲下来跟他说:“妈妈不知道你想先穿左脚。现在我们把袜子脱下来,你自己选择先穿哪个,好吗?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因为表演在一小时以后就要开始了。”
——这表达了,我充分理解你,也接纳了你的情绪,但是我们还是要遵守约定尽快出发。孩子的情绪被理解、接纳了,眼泪一抹,笑容绽放。
➤ 合作:充分尊重、坚定立场、促使反思。
共情与尊重是合作的基础,它帮助父母与孩子双方厘清彼此需求,尔后诚信合作。这里的提到的合作,指双方共同处理情绪、解决问题。共情和尊重是相互的。如,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也可以生气,但不能无缘无故发脾气,事后应彼此沟通,解释生气的缘由。
书中提到几点合作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如,不说“你整天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而是说“我看见你的玩具掉在过道上了”。
2.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或提示问题。如,不说“你看你,又忘了关水龙头,水都漫出来了”,而是说“水漫出来了”。
3.说出或写出你的感受。如,不说“你干嘛扯我的头发,你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我扯你的头发,你会喜欢吗”,而是说“我不喜欢你扯我的头发,这样弄得我很痛”。
“有界限的爱”、“温和而坚定”是父母对待孩子较为理想的方式。它们有两种含义:一是我爱你,但不是无条件的溺爱;二是我理解你,但规则你必须遵守。
➤自立:鼓励自己寻找答案、设法解决问题。
父母与孩子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孩子终会成为独立的个体生存于世间——他终须独立,越早学会越有益,父母毋需过虑。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与生俱来的,毕竟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安全又舒适。父母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动手、思考、解决问题,为他们日后完全自立做准备。但需要父母警惕的是,往往不是孩子不愿意自立,而是父母不愿意放手让孩子独立。这话说来很多人会急着反驳,但且试想:
你在玩手机/做菜/收拾衣服,孩子走过来问你“这个拼图怎么拼?”
你是马上放下手上的事情,指引孩子慢慢拼,或是口头直接告诉他怎么拼,还是直接帮他拼好?
无疑后两者更为便利。
导致父母陷入“自立”困境的原因有三:
1.图省事;
2.难以克制直接提供答案或意见的冲动;
3.无法割舍与孩子的亲密,在孩子自立后倍感失落。
怎么做才是培养孩子自立的正确方式?书中提供了几点参考技巧: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如让他选择今天要看的书/要穿的衣服;
2.尊重孩子的努力,尽管他的DIY蛋糕做得一团糟;
3.别急着告诉孩子答案,给他充分的探索机会及时间;
4.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协助其走出家门寻找答案;
5.不要问太多问题,静静地观察他的努力;
6.尊重孩子的梦想与希望,不要打击他的自信心。
还要充分认识孩子的身体或思想都属于他自己,他有权力主宰自己的身体及意志。父母应提供“克制的爱”,不必在乎孩子成长中在细枝末节犯的错误,相反,应启动“容错机制”,允许孩子犯错,让他在有界限的安全范围里不断地试错、成长。
➤ 赞赏:用表扬代替批评。
我家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天回家都会和我分享她的小红花。如果当天没有得到小红花,她会很失落。我对她说:“没关系,我们明天争取拿到,好吗?”她点点头,通常第二天就会纠正前一天的错误,拿到小红花。
其实我不太赞同小红花机制,它将孩子约束在大人的条条框框里,做出一刀切、平面化的评价:有小红花就是好孩子,没有小红花就坏孩子。
事实上,孩子虽然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在另一方面却可能很突出。小红花往往瞄准不够好的一方面,而忽视突出的另一面。
如果幼儿园能够分类奖励那必是极好,如,“小明,虽然你今天吃饭洒了一地,但可以自己上厕所,这朵独立上厕所的小红花奖给你”。
惩罚是一面双刃剑,赞赏也是。但毋庸置疑表扬的作用会远远大于批评。“惩罚孩子,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但不恰当的赞赏也有可能适得其反,引起孩子的反感。父母应该学会及时、适当地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这方面的技巧可归纳为“描述、感受、总结”:
1.描述你所看见的,如,“玩具都放进了玩具箱里,书都在书架上”;
2.说出你的感受,如,“你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真讲卫生”;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如,“你刚才站在讲台上介绍自己,这叫做勇敢”。而不是枯燥地评价:“太棒了”、“太好了”、“真是绝了”。
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苛刻的世界里,做错了会马上被批评,做对了却未必得到表扬。在家里,父母张口就能数落一大堆孩子的不是,却讲不出孩子好在那里。
不愿意做“差评师”的父母,有责任把“表扬”排在“批评”前面,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有根据的、具体的称赞。懂得称赞的父母,更容易获得孩子的爱戴。
➤ 释放:不给孩子贴标签。
有些孩子属于慢热型,与他人交往,总不肯主动喊“叔叔阿姨好”,有时长辈在场,场面会尴尬,父母也许会连忙救场,“这孩子,就是胆小/慢热/没礼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父母随口一句,救活了气氛,却灭了孩子心中的一团火。他也许会想,“我就是个胆小鬼/没礼貌的家伙,下次我还是不要打招呼”。
很奇怪,许多约定俗成的道理在成人间贯彻实施,在孩子面前却执行另一套标准。如,“当面不议人”是成人间的默契,在孩子面前却无论好的坏的评价都脱口而出。
性格标签贴不得。也许孩子为了做“妈妈的乖宝宝”,便在潜意识里执行了标签的内容。也就是说,父母随口一个标签,可能会让孩子背负一辈子。明明未来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孩子却局限于父母给的标签,多遗憾。
书中对如何让孩子从角色标签中释放出来,给了几点建议:
1.创造机会,让孩子认识全新的自己,如,鼓励胆怯的孩子参加公开演讲,一旦成功,他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很外向;
2.让孩子无意中听到父母对他正面的评价,不着痕迹的赞扬比刻意的赞扬更得人心;
3.以身作则,想让孩子勇敢,父母也应在日常中体现勇敢;
4.记住孩子特别的时候,并在适当的时候提起,“我记得你……”;
5.当孩子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可适当表达父母的感受和期望,如,私下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输了虽然很难受,我还是希望你能大度点。而且,我们可以增强锻炼,争取下次赢。”
各式育儿书教会我们各种育儿方式,但仍是知易行难。
有时我们会发觉,尽管学习了许多育儿理论,依然难以把控“火山爆发”的紧要关头。
有时我们拘泥于书本,却无法处理现实矛盾,之前学习的育儿知识反而成了日常教育的束缚。
大概要将全部所学打破糅合,融会贯通,择优而用,方能知行合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