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杰米·奥利弗是英国有名的主厨。他小时候有阅读障碍,成绩自然不理想,中学都没办法毕业,十六岁进入饮食学院,才发现自己的才能。他不只有做菜的天分,在镜头前更是一尾活龙,很有观众缘,所以他靠着电视美食节目,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厨师。
媒体的力量就不是小水滴,而是水柱。奥利弗可贵的地方,就在他能善用这个水柱的力量,来改变现况,做好事。
英国二十五岁以下的人口中,有一百万人没有上学,也没有工作,更没有接受职业训练。许多青少年中途辍学,住在社会机构提供的住所,但缺乏辅导,没有未来。
奥利弗是过来人,知道像他这样运气好的青少年不多。他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前途渺茫的青少年打开一道门,指明一条道。他成立“十五基金会”,每年招收十五名在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教他们厨艺,让他们改变自己的人生。训练成功的人,可以进入“十五餐厅”工作。而十五餐厅赚的钱,再全数投入十五基金会,替更多人找到机会。
关键是奥利弗用真人秀的方式,把这些人在接受训练时的挫折、奋斗、失败、成功,所有过程都完整、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引起了广大的共鸣,让社会更重视背后的问题。而且奥利弗的实验,成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模式。这些原来可能沦落街头,成为罪犯的青少年,因为优良的厨艺受到赞赏,拾回失去的自信。
节目最大的高潮,是十五个孩子包办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宴会,美食佳肴受到贵宾的赞美,让千万人感动落泪。有这样的媒体效果,十五餐厅在世界各地,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南非开店都很顺利。目前十五基金会已培养了超过二百二十名青年厨师。
奥利弗不满足这小小的改变,他把他的水柱,冲向英国另一个“吃”的大问题,就是学校的午餐。
英国学校午餐是强制性投标竞争,就是要开放给民间公司来做,但是没有规定“最低标准”,这会有什么结果?报价最低的厂商才会得标,之所以能做这么低,必须是中央厨房大量生产一致的食物。所以学生午餐每年有十亿英镑的预算,看起来是一块大饼,但这大饼只有少数公司瓜分,分到每个小朋友身上,每人每餐只有三十五便士,约合人民币不到四块钱。
因此学校午餐提供的大都是油炸、多糖、高脂的“垃圾食物”,造成英国十一岁以下的儿童,有百分之十五过于肥胖,而且比例还在快速攀升。英国每年对付因肥胖而造成的疾病要花六十亿英镑,不良饮食问题要花三十亿英镑,心脏疾病花八十亿英镑。前面省钱吃垃圾,后面却要花二十倍的代价治病,是不是很白痴?
是的,奥利弗认为这很白痴,于是策划了另一个真人秀《大城小厨学生餐》,选择一所小学做实验。第一,要改变学校的厨娘,教她们用新鲜的食材做新鲜饭菜,不用半成品来油炸或料理加热。还要有快速、简易的烹调法,这个是奥利弗的强项。
第二,他要面对的是英国十一万名学校厨娘。这些人周薪只有八十二英镑,她们在低薪的压榨下,根本无心去做改变。奥利弗劝导、争吵、沟通,来激发厨娘的潜力与良知,做出一道道新鲜、可口、有益健康的菜肴。
第三,他最最头痛的是学生们已养成的口味。长期食用垃圾食物不只影响健康和头脑,还摧毁小孩的味觉。一旦习惯重油、重盐、重糖的垃圾口味,学生一开始都抗拒吃新鲜食物。奥利弗把垃圾食物的脂肪展示给学生看,令他们既恶心又惊吓。再尝试新鲜食物,才几天就恢复了正常的味觉,于是喜欢上了新鲜食物。
这一幕幕的改变,都忠实、生动地呈现在五百万观众面前。奥利弗成功改进了一所学校的午餐,但接下来的问题是——钱。如果要维持良好的食物质量,现在的预算显然不够。于是在节目播出后,他便发起“让我吃得更好”的运动。
英国名厨奥利弗
奥利弗收集到二十七万一千六百七十七个要求改善学校午餐的签名,送到首相官邸。2005年4月13日,英国政府宣布再投入两亿八千万英镑改善学校午餐,小学生每人每餐的伙食标准提升到五十便士,中学生六十便士。并建立“学校膳食基金会”,训练全国学校的厨娘,把学校餐饮列入督学的重要评鉴项目。
完成了这么大的好事,理应得到大家的赞赏。是的,奥利弗成了为孩子而战的英雄厨神。
但树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痴。2006年9月26日,有一群家长抗议奥利弗的午餐标准,那个学校有一千一百名小学生,每天要吃两份水果和三份蔬菜。这些父母说他们的孩子有权选择自己爱吃的食物。有些家长还从快餐店买垃圾食物,从学校的围篱递进去给他们的小孩吃。
奥利弗的回应是:“我已经受够了这些混蛋!如果他们想要害死他们的小孩,就让他们这么做吧。”
唉,你不能喂珍珠给猪吃,因为它会嫌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