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
本书并没有言明本书的作者是谁,传统上认为可以撰写这部历史巨著的就只有身兼以色列历史的祭司、士师和先知的撒母耳莫属,他膏立了早期以色列历史上两位君王,他代表上帝废王立王随心而言,彰显神权政治的绝对权柄。君王的心,如同龙沟之水,在神面前随意流转。然而有人有疑问,因为撒母耳在25章的时候就已经去见上帝了,因而他只能完成前面的24章。剩下的几章由拿单(或别人)完成。
撒母耳记原本是一部书,在圣经从希伯来文翻译至希腊文(七十士译本)的时候,将它拆成了两卷,叫做“王国史上下”,分为《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后来的拉丁语译本(武加大译本,耶柔米在主后400年左右完成翻译)也沿袭了这样的分法,取名叫做“列王史上下”,当代的翻译也是沿袭这个传统,根据古希伯来文的名字,叫做《撒母耳记上、下》。
二、撒母耳记的时代背景
撒母耳记的时代是承接士师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民没有异象任意而为。整个国家国势衰微,宗教低迷,百姓黑暗,社会混乱,内战爆发,因为国中没有王。再加上周边列强崛起,对于这个外来之族虎视眈眈,看似就要进入一塌糊涂的状态。但上帝工作却在此时兴起了他最重要的仆人,进行了最大的拯救,带来了以色列历史上最大复兴。因而我们可以说,任何时候都是上帝工作的最好时间。
三、本书的关键词——过度还是过渡?
本书的关键是过渡。政治层面,是从士师时代到君王时代过渡,即神权政治过渡到人权政治;宗教层面,是从祭司层面过渡到先知层面;人物方面,从撒母耳经扫罗过渡到大卫。而这些过渡对神而言本身是否一种过度呢?答案已经昭然若揭。
本书主要提到四个人物,老眼昏花的以利,与神沟通的撒母耳,高人一头的扫罗,合神心意的大卫。以利是一个资深的士师,40多年的从政生涯,各方面都在走下坡,政治动摇,信仰动摇,民心也动摇,唯一可圈可点的就是带出了他的门徒——撒母耳。撒母耳是一个性过渡人物,本书以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命名,可见,这个人物的重要。撒母耳是朽烂祭司阶级的接班人,他开创了先知时代的先河。他承接以利成为以色列人末后的士师,身兼祭司所有的礼仪,他让整个以色列的民族之心归向神,达到以便以谢的复兴。他也是第一个先知,并且开创了第一个先知学校,他最大的功绩开创了以色列历史的两位君主都是他的门生,他是以色列复兴的灵魂导师,是以色列的国家之父。
撒母耳之所以有那么的多的成绩和他的母亲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本书要论的有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神权政治要不要被人权整治给取代,如果要取代,要如何取代,上帝要拣选他的仆人成为他民的带领人,这个带领人需要怎么样的标志,神通过整部的国王历史让我们清楚明白。因而本书可以称为以色列人早期王权政治的建构图。
四、反思
1当人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是先到神面前寻求帮助,而是用自己的办法去完成救赎,这个是以色列历史从士师时代沿袭下来的弊端。
2人们心中看见周边都是人权政治,唯有以色列是神权政治,因而心生艳羡,盼望我们也可以像列强一样,运用王权手段,横征暴敛,战火连连,从而达到一个霸道王权的王国时代。但人从来就没有思考,原来他们的神权政治就是当时,乃至今后都是最好的国度保障。
3一个合神心意的领袖可以带来国家的复兴,反之,一个蒙神厌弃的首领,不管你的权势何等的滔天,最后曲终人散,国破家亡,身首异处。
五、分段
以利(1:1-6:21)神的荣耀离开以色列
撒母耳(7:1-12:)神到如今都帮助以色列
扫罗(13:-16:,28:1-31):上帝膏立的首位君王
大卫(17:1-27:):上帝选中的合他心意的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