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静
很少触及心底的软石了,谈及自己的梦想。
直到我这几天打开抖音看到直播间的董宇辉,侃侃而谈之间描绘着祖国壮美山河。我不禁感叹:人啊,身体和灵魂一定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你见多识广要么灵魂充足且饱满,不然又怎么负重你的理想?
终于,我认识到了我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我确实是小地方的人,有着小家子的气概。北上广的霓虹和东方甄选的风云幻测根本影响不了我的一日三餐,我还是我。
记得有一年独自领着女儿上北京旅游,当导游用观点和态度来呵斥我们这群乡巴佬时,不痛不痒的讲述着明清代史,我那时还有点梦想的,还知道反驳,我用了一点点的文化蓄积给了导游当头一棒:告诉他,小地方也有大文化,而文化的贯通也让他老老实实的给我这个小地方的人道歉了。
旅游虽然不爽,但我真的看到了大地方的霓虹,而这是博山所没有的,人群往来熙熙攘攘之间我有些恨意,为何我的颜如玉和黄金屋都在我幼时在最没有主意和思想之时止于足下?
直至婚后我才明白,人啊,一定要找一个人生观与世界观相投的人,苟且饱腹之间共同进步。
而不然,我与我的先生却是天壤之别,他出生在物质贫瘠的80年代初,地区的经济让我们旦隔洪沟,他喜欢心境醇美的小乡村,而我却喜欢激流猛进的大都市,至少大都市离梦想近一点,更近一点。
而我们之间最大的差距是那山区精髓体现:先生是个大男子主义的人,他的生长环境铸就了他男尊女卑的思想,而我的思想犹如脱了僵的野马,外放且奔放,这有赖于我在六七岁就读懂了外国名著《小王子》,在十岁就读懂了雪小婵和《祝你幸福》。
然而,婚姻中思想的碰撞,犹如火星撞了地球,他读不懂我,我不了解他,旦且合体交流也是鸡同鸭讲,时间长了便互骂对方“神经病”。
我想我需要静静了,当我放下心情去读书,摆脱柴米陈醋之际,我的女儿长大了。她能用比我细腻的文字描写雪,能用自己的知识读懂人的心理,她才12岁。
当女儿看着生病的母亲不能自已时她的理想是心理咨询师,当女儿看着生活、家庭对母亲处以鞭刑时她的理想是律师,她要为母亲伸张正义。
而面对女儿这个小小的人,她又是孝顺的,她知道她的力量还不足以撑起自己的梦想,此刻的她仅用一句话表达了所有的心境:妈妈,我是初中生了,我有了新的校园,我领你逛逛吧!
此刻,我想哭了,我多么希望我是这个小小的人,重走了来时路,追求了自己的梦想,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先生,情深长久又互相尊重?
我想女儿是懂我的,她也懂得自己使命。
本来不想写家庭的,写着写着又驻足了。
我想我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最起码文笔中有悲壮的情怀,而不是纸短情长荒唐话。
身体没有在路上,灵魂先行告辞,读一读书纯真的、不懂的、美妙的、刻骨的也算刮骨疗毒,给自己的梦想结尾,干自己所干的……仅此而已。
2023年12月25日 写梦想来一不小心又谈到了家庭,我原来仅仅只是一个妇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