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很清楚,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一种很普通的工作,那么科技手段很快就会取代他的职务。展望未来,我们会为孩子今后的生存状况担忧。我们告诉自己,如果他们不能功成名就,将会步履维艰地生活。
如果我们早早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该为了某项目标而努力,那么学业就会被某种概念捆绑住手脚。参加活动不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快乐,而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在所有这些行为当中,我们的焦点都是孩子将会怎么样,而不是他们目前怎么样。
如果我们将目光从未来转向当下,忘掉那些诸如“将来怎么办”的问题,就可以把孩子解放出来。他们就不必担心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或是表现如何,而可以在不受压抑的状态下学习与生活。由于我们执著于结果,所以孩子也无法学会接纳平凡,应对失败和挫折。
在我女儿6岁时,有一次开家长会,所有父母都得报名参加适合自己的会议时段。但我和丈夫都协调不开日程安排。起初我想:“孩子的老师会认为我不负责。”后来,我觉得没必要太介意老师会怎么看待我,甚至也没必要介意老师会怎么说女儿。
我并不是说老师的意见无足轻重。毕竟,我们都能从他人的观点中获益良多,尤其是从同孩子密切相处的老师身上。但最重要的是,身为母亲,我最了解女儿的身心发展状况;我不需要通过了解她的数学、阅读、写作课程去了解她。我更关注她在生活中表现如何,而不是她在学校里表现如何。我情愿多了解她在生活中的进展而不是学习上的进步。我最感兴趣的是,她是否善良而富有同情心、情感是否活泼而坚韧、是否幽默并擅长表达、是否率真又自然……
我已经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到了她的这些特质。我知道,如果女儿做人是成功的,那么她也会自然而然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步调处理好学业。在通盘考虑后,丈夫和我便坦然地同老师约定迟些会面。
——《父母的觉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