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樊登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本次共读本书的第五章和第七章,建议大家阅读(第107-204页),第三主题:你正在被固有的知识“诅咒”。
过去的知识成就了你,也限制了现在的你。
我们大多数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年,一步步都在用自己学到的认知建造了一处无形的监狱。当离开校园之后,这座无形的监狱就很难再有新鲜的认知再进去,也很难将监狱再瓦解重建。
这座无形的监狱,也称之为舒适区。我们被固有的知识“诅咒”了,让你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让你理解不了“三观不合”的人群,让你不愿意去沟通与倾听。、
01
我的一个朋友小林在某大型金融公司做了5年部门经理,去年年底跳槽去了另外一家中型公司,虽然职位和收入提升了一个档,但平台比原来小了很多。
小林身边的朋友都对他的跳槽非常不解。小林告诉我,其实他带领的部门业绩很好,可是他的上司方总不仅从来不表扬、鼓励他,反而总是批评他,认为他工作方法有问题,对他的工作细节吹毛求疵。
本来一直自信满满的小林,总是被领导打击,便无心在此公司工作,就决心辞职了。直到辞职前,方总也没有没有坐下来与小林好好沟通,挽留小林。
后来,小林跟前同事云峰一块吃饭,他才知道,方总其实很欣赏小林,去年年底本来打算提拔小林任职总监。但方总不擅长表达,尤其是对下属更是吝啬自己的赞扬。
方总做领导时间长了,已经形成了说话严肃、爱指责员工缺点的领导作风,“不好意思”跟下属沟通,告诉自己对员工表现的真实想法,最后让人才白白流失。
还有很多领导喜欢让员工揣摩自己的意思,要么话说一半,要么含糊不清。员工不敢问,自己又弄不懂,一知半解的就去低头工作,最终导致工作效率极低,结果差强人意。领导不明白缘由,还会把责任推卸给下属。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员工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研究领导的意图,一个企业没有那么多试错的机会。
正如张作霖所说:
“书有未曾经我读,话无不可对人言。”
作为领导要坦荡处事,打开心胸地去沟通与聆听,不吝啬夸赞,方能成大事。
0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
你固有的认知,限制了你的眼界,所以我们看不到盲点,也不愿意让别人去揭露你的盲点。当有人揭开我们盲点的那一刹那,你第一反应可能是尴尬或是恼羞成怒。
我们本能的习惯于停在舒适区,附和那些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而不肯去接触新奇的知识、观察和思考新的现象。
作为领导者,处在高高在上的舒适区,最容易使人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
下属怕得罪领导,有话不敢直说,公司存在的问题不敢反映,“捂住问题”“欺上瞒下”,貌似太平盛世,实则暗流涌动,最后将公司一步步拖垮。
作为领导,就要尝试打破舒适,做到“闻过则问”,多深入基层,听一听、看一看,建立投诉和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勇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反馈问题,领导学会善于倾听。
唐太宗李世民就有一面镜子——宰相魏征,倚助这位忠诚,唐太宗打破固有认知,改正缺点,完善了治国之道,创造了大唐盛世。
发现自己的盲点,自我成长,提高认知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
03
作为管理者,要尝试打开认知的监狱,开放心态才能带好队伍。倾听则是沟通的基础。
我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小企业老板,春节过后开工的时候,发现没有几个员工来,大多数人都不辞而别。
他感到大吃一惊,觉得自己对员工不错啊,怎么员工都辞职了呢?
冷静下来后,他给一个个辞职的员工打电话,听他们的意见,为什么辞职?有的员工说干了好几年,也没有涨工资;有的员工说加班时间多,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等等。
他自我反省,发觉自己平时忙于应酬对外的工作,对内就发号施令,基本不深入公司基层,不去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怨声载道,大家纷纷离职。
领导不能高高在上,只知道发号施令,如果这样,那么谁都可以当领导,因为发号施令谁都会。而应该深入一线多了解员工情况,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从倾听中发现问题,作为决策的依据。
在生活和工作中,作为领导者该永不止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层次。培养自己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应对意外,这样才能带领队伍走上不断蓬勃发展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