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可一直坚持的写作又不愿意停下来,我想,即使是写出来点东西,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让脑子歇息片刻,放松一下。当有写的内容或者有了所谓的灵感时,再起笔吧。
下午趁工作的间隙去了趟省图书馆,把原来借的书还了下,顺便又去文学类的书室看了看。
进入室内,见到大概三十多个不同年龄的人,坐在两排整齐的长书桌旁,聚精会神地看着自己喜爱的书,没一个人说话。更没一个人抬头去看走动的人。
静得如此悄悄,让我也不好意思放轻了脚步,不敢露出丁点大的声响,生怕吵醒阅读的人。
我不禁惊叹,如今还有这么痴迷读书的人,他们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事情,到这个安静之所来求知,去追求灵魂的升华,实属不易。
虽然他们也明白,现在读书未必能让自己的收入提高,以致于以后还要辛苦工作,继续过着与平常没有两样的日子,可为什么还要如此孜孜不倦地耐心去读书与学习呢?
想到此,我似乎明白,他们这样做,或许是让自己不再那么空白吧,正因为懂得少,了解的少,才有了对知识的强烈渴求。
而我,最近读的书,的确少了许多,总是给自己找些勉强的借口,工作忙啊,没时间啊,天天又忙于写作,书法练习,锻炼身体,如此等等。好象觉得自己可利用的时间太少,太碎。
可别人为何能静下心来去读,而自己却做不到,并且坚持不下来呢?
到底强制性地阅读与自由轻松地来读,哪一种效果更好呢?
我当然比较赞同后者。因为本来读书是件轻松愉悦的事,如果勉强为之,就失去了它自然、快乐的意义了。
这就如同写作一样,当脑子里已空空如也时,没必要拿起笔,硬着头皮再去乱敲键盘,即使敲出来,文字,思想也被空白的头脑扭曲得不成样子了。
以致于写出来的文章也失去了它的风彩,更没有它原有的味道了。
写不出来,也提示自己,空了,该多读书,该输入些内容了,就如杯子里的水没了,该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