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灭
十八 坠落(三)
266日
5:18:67:36时
T站在铂鼎的天台。一半天空晨光熹微,一半天空星辰闪烁。轻薄的月桥只在黑夜那边的天空显现,如同一座空中断桥。
灯光在晨光中逐渐黯淡,西方的霞光将整个城市变成了橙红色的玻璃城,而东方的海面,尽头仍融在一团黑色里。
T记得,20年前,那里的海面上空,“玄柷”——巨大的悬浮体,它莹白色的身躯在黑暗中一定比曾高悬宇宙遥不可及的月球更娇美可人,她的身后还有各种悬浮建筑,比地面上更千奇百怪。在那天的这时,刚刚发生的地震强烈的地震波干扰了她的悬浮系统,她落入寒凌河。
那不仅是一次建筑的失败,是科技在自然面前的失色。从此,悬浮建筑全部被清理出城市上空。
T从是电梯正常上来,坐电梯比在通风管里爬要便捷得多,关键是赢得了时间。此时,门口的值班室里躺着一位保安。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保安,因为再过两天,他的劳动合同就到期。保安这个职业,合同自然到期就不会再有人续约了,所以,以邯城目前极低的死亡率,他也有可能是邯城最后一个死在岗位上的保安。T进去的时候,他一个人正在无聊地跳机器人街舞。它给他使用了一整管的麻醉剂,他死了。死对T的益处大于晕迷,因为它现在要尽可能地减少它的死敌——“变量”。
当太阳从寒凌河源处露出一点,然后是一条线,然后如河上涌出的一片红色岩浆时,T从旁边的已破坏叶片的通风口走了进去。
T从通风口中自然下坠,降落伞让这个下坠过程很长。这是地上998米的建筑,还不包括地下的部分。T下坠的这条通风管恰好是通向地下楼层的。
在通风管中的下坠,比从天空中下来要难得多。它不断地调整沙漏的位置,以保证自己处于管道的中央,小小的偏差都可能让它脆弱的外壳受伤。它计算着下落了1053.28米,才进入了一个九十度的折道。它降落,然后走入更窄的通道。前方越来越窄,眼看就容不下它了,它看到通道旁有一个百叶窗,它把百叶窗推出去,一只手臂吸住通道内壁,从百叶窗中挂下去,手臂将它在离地一米处挂住,它的两条腿撑住地面。
这里完全是黑的,没有一盏灯。它靠现场获取的立体图和它的记忆图走,向东十米左转十八米右转五七米是一座电梯。
这座电梯单独出现,这和摩天楼里电梯组不一样。它的头顶升起了可以照明用的双目。在它的光线中,这电梯显得太朴素,两面相合的拉丝面金属门,没有装饰、门框和楼层标志。门边只有一颗按钮,连上下都不分。
T按了按钮,门没有开。T把两条腿的羽状金属片切入门缝,往侧面一推,没有费什么力量,门便开了。
门里也是毫无装饰的铝色金属壁。门旁只有一颗按钮,上写“底层”。
T按这按钮,毫无反应。这电梯许久不通电了。
电梯的顶部是两块金属板相合,T轻易推开其中一扇,手脚并用,轻易爬上电梯顶。
这里有些粗大的金属拉索,还有悬挂的一堆软线。T的知识告诉它这电梯是依对重原理而设计的老式电梯。新式电梯都是磁力系统,速度快,无噪音,没有这些零乱的线路挂着。
T用一个转轮替代掉它的金属片手掌。
对于一台不通电的“电”梯,破坏拉索,是唯一下降的办法。
它的转轮手切向墙壁处的拉索。那是对重拉索,拉索下是平衡电梯的配重块。
它收起双目,朝着拉索切下去。尖利的声音在电梯通道里回响,而后,电梯井不同的地方发出各种碰撞声。电梯开始下坠。
T站在电梯顶部,随着这电梯自由落体了一阵,当速度越来越快时,它悬浮起来。降落伞打开,它与电梯拉开了五十米的距离。按它的计算,还有5.16秒这电梯便要触底。
然而,它又听到上方井壁中的撞击声,是那切断的拉索在退缩中击中了墙壁,砸下了不少石块。T无法躲避这些石块,太多了,碎片没有砸中它,但撕破了它的降落伞。它的降速突然加大,而电梯此时正好触底,在它的身下瞬间变成成为一团揉皱的金属纸团,碎裂产生的声波把它的玻璃视野震得一片模糊。T没有能够以预计的降速落到这片金属纸团上,它仓促伸出三条臂着陆,一道断至裂的金属板直接切断了它的一条腿,伤了另一条腿,只有这软手没太受损。
T从这堆金属上爬下来。爬,这种以前的寻常行动,已经不再容易了。它落到一条长通道里,前面这段路102米,立体图给它的判断是平坦,毫无障碍,但它走过去也不会容易。更艰难的是,它要右拐后下一段旋转楼梯,然后再有24米的距离,才能到那间房门口。
它收起仅有的一条伤腿和软臂,回到球体的状态,开始向前翻滚。玻璃复眼被碾碎的声音在它脑壳上发生,显得震耳欲聋。在滚到100米时,它伸出软臂,推向墙壁,这样它就正好转了一个弯,进了一道门。门里是旋转楼梯,它用软手臂撑着墙好让自己的下落能慢点,这样它球面碎裂的部分会少些。滚到了底部,它用软臂将自己推滚向前,来到一道门前。
它的立体图告诉它门上有个方向盘大的转盘。
T外壳上的复眼已被破坏殆尽。它伸出它的“双目”,光线射到门上,这是扇老式的铁门。门上优美的草书:
“欢迎来自未来的你。”
十九 手稿
267日约8时
“它在铂鼎,但我们还没有找到它。”申舜把刚接到的讯息向听证会汇报。
“它为什么去铂鼎?”舒曼说。
“我们还不能确认,一切只能基于推测,但我们找到了些有价值的东西。”申舜说,“众所周知,铂鼎是一座商业大厦,但关于这座大楼,我们调动一切资源,找到了些不为人所知的事。”
工作人员进来递给申舜一摞纸制装订册,“这是我们从邯城图书馆里刚找到的绝版手绘资料。这座大楼的设计者,也是现代邯城的奠基人路康的手绘集。他死的时间恰恰发生在玄柷坠海之后。实际上,他是违反死亡法律自杀的,自杀是违法的行为,为了保护他的名誉,并没有公开。他去逝后,他的儿子将他所有的建筑设计手绘图,一齐捐赠给了邯城图书馆。铂鼎大厦的设计手绘图也在其中。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些手绘图和他提交给科学院的建筑设计图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这套手绘图不光是铂鼎的设计图,它是以铂鼎为中心的邯城整体设计图,包括了铂鼎,以及以它为中心的规模庞大的地下改造工程。”
“这让我们联想到,他曾提出这样的理论,在地震频繁的时代,抗震应当纳入城市整体设计考虑,而不是单一提高一座建筑的抗震性能。当时,他就提出了‘悬浮’理论:当地壳发生大规模毁灭性地震时,城市可以整体‘悬浮’起来。这样的想法一提出来,就被认为太疯狂。建筑界出于对他的尊重,当成一种纯粹的理论来对待,当他申请立项时,没有任何机构或是公司采纳这种完全基于理论的立项。”
“当我们看到他的手绘图的时候,认为他当时的确对这理论进行了精心的论证。而这种悬浮并非地震时这城市向空中的悬浮,而是在水上的悬浮。寒凌河连通着数条地下河,他的方法是开凿更多的地下河,形成一张在圆水环内的水网,他将这水环称为‘寒凌水环’。水环网格中的地下岩层要挖空,用特殊材料进行填充,填充后的岩层可以象某种拉链设计,结合起来很紧密,却是可以打开的。打开时,特殊的材南将上层撑起来,河水、然后是海水灌进来,城市便‘悬浮’起来,这不是真正的悬浮,而是利用水进行隔离。从这些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象建立在一个被切开又粘合在壳上,这个粘合面是有弧度的,大约相当于球体上切出一块薄球面。城市做为一个整体,建立这球弧内面之上。”
“这种抗震原理是利用水层消减地震的直接冲击。这种抗震是一种缓冲,并不能完全去掉震波带来的冲击。根据他的设想,在上下层中再设计出打开后可以滑动一定距离的滚轮,滚轮上再设计了牵引拉索,这样,上下两层的地壳允许一定程度的错开,下层对上层又有所牵引。这样,震波可以转变成对城市整体的一个推动力,而非破坏性的攻击力。而城市在悬浮后在球壁内可以允许一定程度的错动。”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根据手绘图来推断他一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以他的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冒险家性格,和巨大的威望、人脉和财力资源,调动力量按他的想法进行建设是可能的。而且,有一个事实是,在他死后不久,警方查到他以做假帐的手段获取了邯城数家银行的巨额贷款,这是相当严重的罪行。当时,警方认为这笔贷款以他购买工程项目为由占为己有,但当时警方也没有查到,这笔钱最终去了哪里。为了保护邯城的荣誉,这些事和他的自杀一样,没有被公开。”申舜说到这里,才停了下来。
主询人说:“几小时前,T是出现在天台,在上来之前,它在天台出口处杀死了拦它的保安,这是它杀死的第二个无辜者。除此之外,T制作了一个病毒感染了一台叫拉达的商业机械人,那商业机械人进入了大楼的总配电室,破坏了电机房,杀了里面的维护机器人,自己也自杀了。这导致大楼的监控和追踪系统有一段时间的空白。”
“你培养了一个机器人杀手。”陈鹜说。
“它只在天台呆了一会,就进了通风孔。我们派的人现在正在通过这个通风孔道往下走,从现场发来的图像看,那里的确通向公开地图没有显示的部分。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建筑的这个部分。”
“你们还是没有说清它到底去干什么去了?”舒曼站起来,说,“你们接着讨论,我要去迎接市长,他非要今天来视察,但愿他还不知道这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