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过年,人们都说没意思,缺少年味,没了年情、年气,没了孩时的热闹和浓浓情意。其实以我看来,不是年味淡了,而是人们的选择多了,幸福指数高了,需求不一样了。说实话,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精神文化日益丰富,爱好更加广泛、多元,自然过年的气氛和人情味今不如昔了。
年味
小时候,虽然物质匮乏,缺衣少穿,但年味浓厚,精神奢华。记得到了11月,也就是农历冬月,孩子们就扳着指头数着过大年了。过了腊八就是年,喝了腊八粥年的气息就一天天更浓了。男人们上山阔梢子、拉硬材,逢集赶会,粜粮卖猪,置办年货;妇女们拆洗被褥,缝制新衣,扫屋除尘,就连孩子们都帮着大人起圈拉土,浇水磨面,为过年早早地做着准备。
过年
腊月廿三被称为小年,是传统的祭祀“灶王爷”升天告白的节日。村部的锣鼓家伙敲起来,这一敲就收挂不住,一直要到正月十六。你说这年味能不浓吗?家家户户都能闻见油腥味,运气好点或许还能碰上家门或邻里杀猪,美美的咥碗大肉烩菜解馋呢?杀猪宰羊从二十三开始。那时,家境好不好,就看你家过年杀猪了没有;村里富不富,就看东捞池至西壕里杀了几头猪。
廿三之后,最忙活的算是母亲了。蒸馍,最难缠,是考验人的。因为那时,以包谷面为主,搅上三到四成麦面,粗细搭配,碱是最难把握的。锅搭起少则两天,蒸十几锅,有自己吃的,也有走亲戚用的。摊煎饼,是最费事最劳人的。可能是过去麦面少,或是为了招呼客人方便,家家都要摊煎饼。二十八晚上天擦黑支起油锅,一直摊到天麻麻亮。荞面煎饼是稀罕物,刚出锅先要送家门邻里,或把长辈请到家里来尝鲜,就像杀猪挨家送血馍、大肉菜一样喜庆。煎饼凉透后切成细条,就叫烙面,这是招待贵客的。煮肉,一般是大年二十九或三十晚上,母亲煮好后放进馍笼笼挂在空中,说是怕老鼠,其实是怕我们这些馋猫偷吃。肉煮熟已是后半夜了,我们扛不住都睡着了,母亲都会把我们唤醒,用筷子夹一块喂到嘴里,那种感觉那种香味是现在无法体悟的。因为肉的香味满满的是亲情和爱意。现在母亲离开我们已二十多年了,那种感觉再也不会有了。我们现在要的年味,也许就是这个吧,母亲辛苦了一晚上,煮熟的肉自己一口都不舍得,却要把孩子一一唤醒,那种滋味,那种记忆,那种疼爱,是永远都无法忘记的。
年情
大年三十,上午去上坟,祭拜祖先,把过世的亲人请回来,摆上遗像、灵牌位,点上香蜡服侍。那个时候,写灵牌也是很讲究很有学问的,孝子贤孙端上肉碟子请村里年长有文化的人来写,去了先磕头作揖。下午贴春联,打扫院落,辞旧迎新,四点前外面的人都得回家,家里的人再不能出门了。年夜饭母亲早早就准备好:一个凉肉碟子,一碗萝卜烩菜,一个炒土豆丝,主食是浇汤臊子面,也叫长寿面。
过年,最有意义的是守夜,也叫守岁、坐夜。年夜饭后,发压岁钱,这是孩子最期待的,父母及长辈发个两毛五毛,孩子拿着钱就是个乐,这一乐就是一整年。那个年代,人人都懂得满足,现在呢,瞧那些贪官,富可帝国了还不想收手。接下来,我们端上肉碟子,拿着准备好的礼当,去长辈家守夜,其实也是看望长辈。记得大伯在世的时候,父亲带着我们去大伯家,大伯、父亲都不在世了,我们就去叔父家。谈收成,拉家常,一直守到凌晨才散去。八十年代初,我大哥和两个伯叔哥都在外面上学或工作,我们就喜欢听他们讲外面的世界。除夕守夜,如同单位年底的团拜会,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抚今追昔,增进感情。
大年初一是最忙活的一天。母亲早晨四五点就起来做饭,天不亮就得吃到嘴里,紧吃慢吃已经有人摧了。第一波是拜老爷,也说拜“老影儿”,同时向过世的亲人上香磕头。老影儿,就是族谱家谱,拜祭祖先时才挂出来。第二波是看望长辈,向长辈磕头,致新年问好。由于我们族群大,这两波下来,就到吃中午饭了。虽然很累,但事后感觉还是蛮有意义的。寻根问祖,拜祭祖先,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午饭,是一年当中最丰盛的,是父母特意慰劳孩子的,可以放开肚子,开怀畅饮,美美的咥上一顿。
走亲戚,这是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是年情亲情友情的充分体现。舅家、姨家、姑家,还有丈人家,一个都不能拉,发小、同学、朋友也难得见上一面。初三开始一直到初六 ,天天像打仗一样。不过那个年代,不是走马观花,不是完成任务,实在走不过来,就分成几波走。虽说一家拿两个干馍,有年岁大的拿点副食、罐头什么的,但礼轻仁义重,人越走越近,心越交越深。几十年过去了,姑、舅、姨等老一伐人大多都已故去,但他(她)们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仍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年气
正月十五闹元宵、耍社火,是村上每年的保留节目,也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八九十年代,我们村的文化底蕴还是非常深厚的,要啥人才有啥人才。说唱戏,张口就来;耍社火,争先恐后;打篮球,立马组队。听叔父回忆说,我们村民国时期就有自乐班,后来成立了耿家村秦腔剧团,抗战时期解散,新中国成立后又恢复,五六十年代自编自演的折子戏,获得了陕西省大奖,并进京演出,曾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正是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和熏染,耿家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踩高跷
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是坐高台、踩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的通称。我们村耍社火,从正月初十醒动,正月十六圆满收官,正式耍三天。主打坐高台、踩高跷,年轻人、孩子都可参与其中,坐高台最惊险,最博人眼球;踩高跷最搞笑,最喜闻乐见,两者其扮相都来自秦腔故事。1995年春节,母亲病情很重,从节前开始一直挂针,走路都有些吃力了。可正月十五耍社火,老人家心热,针都不挂了,非要出去看,拦也拦不住。看耍社火,母亲感觉好得很,别人问候都说好着呢,可谁知正月没过去,母亲就离开人世了。这年的社火,永远成了我们的痛。不过,我还是喜欢社火,喜欢这风风火火的年气!
坐高台八九十年代,年不富裕,日子也紧巴,但年的味道浓郁朴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深重,尤其人们耍起社火、敲起锣鼓来,那种喜笑颜开,那种狂放不羁,那种忘我境界,现在是再难看到了。
(耿平海作于2019年元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