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识”
“识”字
查一下《新华字典》,“识”是多音字,读[ shí ]或[ zhì ]。
当读[ shí ]时,有三个意思。
- 知道,认得,能辨别:~货。~字。
- 知识,所知道的道理:常~。学~。
- 见识,辨别是非的能力:远见卓~。
当读[ zhì ]时,有两个意思。
- 记住:博闻强~。
- 标志,记号:款~。
“识”字繁体为左言右戠。“戠”本指军队方阵操演,引申为“(团体操)图形及其变换”。 “言”与“戠”联合起来表示“用语言描述图形的形状和细节”。“识”的本义:区别、辨别图形或事物形状,并用语言描述之。
繁体隶书
繁体隶书《说文》曰:“识,知也。”
就是说"识"与"知"近乎是同义,"知侧重于"知道","识"侧重于"辨别"。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到,“识”字的本义是“区分,辨别”,以及一些引申的含义,比如,能够起到区分作用的标识;作为辨别之后结果的知识;以及辨别是非能力的见识等。
佛经里的“识”
我们认识了“识”字,也懂得了它的基本用法,仿佛一切都很顺当,直到我们遇到佛教。“识”字在佛经里的内涵宽泛而模糊,同一个“识”字在不同的位置往往代表不同的含义,佛教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宗派也常有不同的解读,一不留神就容易被搞糊涂。
你能区分下面这些识的差异吗?
- 五蕴,色受想行识。
-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 八识心王,末那识,阿赖耶识。
-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 唯识宗,万法唯识,唯识无境。
- 如来藏识。
表情应该是这样的。
对,就是这种表情那么,区分佛经里不同“识”的含义有意义吗?
嗯,完成作业是一个理由。
我有些忧伤的矛盾,一方面,读佛经是我近七八年的最大爱好,写一些佛教的东西怎能不让我高兴呢;另一方面,真的信仰让人心安,无所畏惧,而稍微多做一些理论思考常常会破坏这种平静,徒增烦恼。
辨析不同的“识”,有助于理解佛教的不同教法,却也容易让佛教看法与现代观念产生直接冲突。信仰的价值在于亲身实践,不在于研究义理。无休止的研究佛教名词解释,这在纯正的佛教徒眼中是走上邪路了。
为了完成作业,我尝试解释一下佛经中四种“识”的含义,尽量依据佛教经典文本和专家解读,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同时,也是树一个耻辱柱,纪念自己多年来读佛经却未能长出信仰的悲哀和矛盾。
五蕴中的“识蕴”
释迦摩尼在世时,把生命构成要素归结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后四种指精神。在释迦摩尼眼中,那些离开人类认知而绝对独立存在的事物是不可想象的,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才是世界的完整图景,所以“五蕴”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总纲领。
“蕴”是“集聚”或“和合”的意思。
色蕴:“色”是有形状、会变坏的意思,与精神相对,指物质性的东西;
受蕴:是领纳由外界而来的感触,是精神性的感受;人对外通道有六条,称为“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均可产生感“受”;
想蕴:是取得外界的形象或感受,在心中形成观念或概念,并能够用语言表达。人类必须依赖语言才能思考,所以“想”是接受外界的刺激,在心里形成可思维的语言的过程;
行蕴:有两种涵义,一为“造作”,二为“流迁变化”。行有意志的性质,因为人“造作”什么需要“意志”的缘故。行有“流迁变化”的含义,超过了意志的范畴很多。行与佛家中的业关系很大。
识蕴:“识”的本义为“了别”,即对外界的对象经过分析、分类而起的“识别”作用,这种作用是我们人类的知识与可识别的记忆的形成过程。
《广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
那么,想蕴与识蕴有什么区别呢?一般论著的说法是:识蕴是概括性的,前面说的精神性三蕴(受想行)是具体而特殊的,所有不属于前三蕴的精神性功能均可归类于识蕴。
在五蕴说中,识蕴是精神性的,可以说是生命个体的知识与记忆的形成过程和集合体。
十八界中的“意识”
五蕴是“生命主体”自身的构成因素。十二处、十八界,则进一步讨论这个“生命主体”如何认知宇宙万事万物的因素。
佛家把人类与外界交通的器官称为“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
与“六根”对应的外界刺激称为“六尘(境)”,分别是物质性的色、声、香、味、触,以及不在前五尘的一切其他事物的法。
六根与六尘合称“十二处”。
“六根”与“六尘”相合起了认知作用,称为“识”,分别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是六根、六尘、六识相加,就称为“十八界”。可以说,十二处、十八界是对“识蕴”的具体分析。
眼根、耳根、舌根、身根是人类器官的感受功能,按照佛教的说法,五根是由“净色根”构成。
意根中,“意”指思虑,故此根指“能起思虑”的功能。意根能起心理功能,由“无色根”组成。“无色根”是没有形状与颜色,没有质碍的物质。
六根与六尘接触产生六识,实际是六根的识别功能。
意识很复杂,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脑的功能。佛教中,意识是前五识的真正根源,所有“了别”以外的功能,比如感情、良知、善心、恶意、决心等等心理功能,都可以归为“意识”。
上面的五蕴与十八界中的“识”,倾向于唯物论的解释,物质刺激与感觉器官接触产生心理功能,“识”是物质产生的心理现象。
下面开始,“识”的含义变了。
十二因缘中的“识”
五蕴和十八界从静态角度解读生命构成,十二因缘从动态角度解读生命的变化。
- 无明:无知的状态或盲目的冲动;
- 行:造作而生业,身业、口业、意业;
- 识:虚妄分别,或区分身心内外的意识流;
- 名色:精神与物质;
- 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认识外物的机能;
- 触:感官与对象之接触;
- 受:由接触而生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
- 爱:对乐受的欲望;
- 取:对所爱事物的执着;
- 有:生命整体的存在;
- 生:生命的产生;
- 老死:老去与死亡;
按照《俱舍论》的三世两重因果说,过去世的无明与行的两因,造成了现在世出生的五果,即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世的生命,持续执着于爱、取、有;爱取有的现世三因,又造成了未来世的生与老死的两果。因果循环,生生不息。
十二因缘中的“识”是什么?
中阿含经中的《大因经》有如下经文:
阿难,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成此身耶?
答曰:无也。
阿难,若识入胎即出者,名色会精耶?
答曰,不会。
阿难,若幼童男童女识初断坏不有者,名色转增长耶?
答曰:不也。
阿难,是故当知是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名色缘者,谓此识也。所以者何?缘识故则有名色。
稍微解释一下,识进入受精卵又出来了,受精卵不会成活;识离开的幼儿,幼儿的心理功能将无法健全。
在这里“识”能够运动,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大家能感觉出来这个“识”是什么吗?
按照杜继文先生《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中的描述,如下。
“业”必有“报”;牵引至“报”的作用力,叫做“业力”。
“有情”从此世死后投生于下世,是通过“识”来实现的——“识”在这里被解释为“相续流”,即意识流;它的流动像油灯燃烧的火焰,既是“刹那灭”的,也是“相续”的。
按业报法则,业力把这样的“识”牵引凭附于与他的果报相应的“中有”(介于死生之间的有情,相当于灵魂),令其投生他应该投生的某一“趣”(六道)中,此即谓之“行缘识”。
佛教是以反婆罗门教的姿态诞生的,明确反对“神我论”。“神我”就是灵魂的意思。同时,佛教又赞同业报轮回,所以,“识”就作为某种画了妆的灵魂而出现了。
八识心王中的“阿赖耶识”
如果说五蕴和十八界里,佛教对生命构成要素的看法是唯物的,“识”是基于物质要素的精神现象,到了十二因缘里“识”已经变成了半物质半精神的灵魂变体,发展到唯识宗,“识”的高阶形态“阿赖耶识”,已经变成了世界的本源,世间万物,无论物质或精神,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了。
唯识宗,又名法相宗,在中国只传了两代,玄奘大师和窥基大师。玄奘大师曾造《八识规矩颂》,其中第八识颂如下。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一切,都变成了“种子”深藏在第八识之中,第八识称为“阿赖耶识”,或“藏识”、“根本识”等。
在我们人的生命中持续活动着的是前七识,称为“现行识”,而前七识不断活动的功能,以第八识为基础。
第八识好比一座巨大的水库 ,有着无穷无量的水源,这水库中的水,称为“种子”。
阿赖耶识中所藏的“种子”无量无数;有无尽前世传下来的种子,有新熏习的种子,有污恶的种子,有良善的种子,有构成根身和器世界的种子,也有构成人的思想、感情、意欲等心理状态的种子,这无量无数的种子可分成三类。
- 名言种子:色法与心法两类种子;
- 业种子:因人的行为而产生的种子,可在来世变现,是轮回的根本;
- 清净种子:人能修道成佛的依据;
第八识中藏着的这三类种子,成为生命的统一体。第七识末那识顽强地执着这个“统一体”并认为它就是永恒不变的“自我”,然后支配着前七识展开一生永不止息的种种活动。这些活动又反过来熏成新的“种子”藏在第八识中,所以第八识的内容也是时刻增长变动的。这就是生命的无尽奥义。
至此,一切反过来了,“识”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由“阿赖耶识”产生了物质世界的根身器。
解脱
佛教寻求的是解脱,一切无助于解脱的说辞都是无意义的,所以释迦摩尼才会说“十四无记”,才会在涅槃时留下遗言,应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
《大般涅槃经》
阿难,如汝所问,佛去世后,以何为师者?
阿难,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
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
小结
识:
- 汉语本义为区分、辨别;
- 五蕴中“识蕴”,是我们人类知识与可识别记忆的形成过程及其集合体,是除了受与想,其他的一切心理活动。
- 十八界中的“识”,是外界物理刺激与生命感觉器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心理现象。
- 十二因缘的“识”,是虚妄分别或区分身心内外的意识流,是近于灵魂的存在,被业力所牵引。
- 阿赖耶识,是精神性的万物本源,蕴藏着名言种子,业种子、清净种子,是无量无数种子的大仓库,是根身器的构成要素,是轮回与业报的承载体。
读佛经的时候,“识”字常常出现,具体是什么含义,不好说了。
参考书籍
熊十力 《佛家名相通释》
劳政武 《佛学别裁》
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杜继文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玄奘 《八识规矩颂》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大因经》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
尊者世亲造唐三藏法师玄奘译《阿毗达摩俱舍论》
安慧菩萨造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译《大乘广五蕴论》
以上。
20171226 ASKA东海
L04E5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