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与书评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三个法则告诉你如何引发流行(《引爆点》读书笔记)

三个法则告诉你如何引发流行(《引爆点》读书笔记)

作者: 荒老三 | 来源:发表于2017-10-16 15:58 被阅读1243次
你知道为什么一个银匠能够引发爆国独立战争吗?
你知道政府为什么特别注重市容市貌吗?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公司的人数总是在150人以下吗?
你知道自杀报道能够使其传播范围地区的自杀发生率上升吗?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问题,其实都与流行潮有关。

流行、时尚、潮流、时髦、品味,这一系列词构成了一个妙不可言的现象——几乎没有人可以预测流行会在哪、以何种风貌出现,但她一旦出现,总会有大批的人紧随其后,就像是魔笛下的小老鼠们

杰瑞来卖个萌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是谁在吹笛?如何才能吹响流行的笛子?为什么这笛声可以“迷惑”人,改变他们的行为轨迹?

格拉德威尔在他的著作《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中提出了流行三原则,即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环境威力,他认为流行潮的出现是这三个原则的共同结果。

《引爆点》

1.个别人物法则

一个信息要想流行起来,必然要经过某些特殊人物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传播出去,这些特殊人物便是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

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的定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联系员就是四处传播信息的人,他们什么人都认识,交友广泛;内行就像个数据库,为大家提供信息;推销员则有着不俗的说服力,他能够说服大家相信传播来的信息。

看看改变历史的那些人物吧,他们都是能够将口头信息传播出去的联系员、内行或推销员。

因为银匠保罗·列维尔的极强的社交能力,他骑马夜行传播的“英国人就要来了”的消息才能被民兵首领们所接受并再次传播开去,这才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

保罗·列维尔在深夜骑行

利维尔在这场信息潮中扮演的就是联系员和推销员。

2.附着力法则

附着力其实相当于一种包装方式它决定一则信息能否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否令人难忘,是否能促成变化、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20世纪60年代,霍华德·莱文瑟做的“恐惧实验”可以支撑这一观点。

实验目的:说服耶律大学的高年级学生去注射破伤风针。
实验方法:给学生发放不同的宣传小册子,用以解释破伤风的各种危险性和打预防针的重要性,以及校园可免费注射破伤风针。
实验变量:小册子中破伤风的危害描述不同,可引起学生不同程度的“恐惧”。
实验结果1:一个月后,拿到不同册子的组注射破伤风针的人数都只有3%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并无区别
实验改进:在小册子上附上校医的路线图接种破伤风针的具体时间安排
实验结果2:注射破伤风针的同学从3%提高到28%

注射破伤风针的人数之所以翻了九倍之多,就是因为第二次实验有了附着力——校医地图时间安排,它使“打破伤风针”这一信息的接受率大大提高。这便是“附着力法则”——在内容的意思表达上做一点边缘修改,就有可能使其得到广泛传播

还有一个更典型的实例。

20世纪60年代,电视制作商琼·甘茨·库尼想要引发动学习热潮,她把目光投向了3-5岁的学龄前儿童,并为此创作了《芝麻街》,将读书识字和动画娱乐结合在一起。
她想让看过节目的人将知识的价值传播给没看过的人,起到教育引爆点的作用,从而感染更多的儿童和家长。在咨询了很多教育专家后,她发现提高孩童的注意力就能教育好他们。
多年后的实验也发现,《芝麻街》确实提高了小观众的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之后的《蓝狗线索》优化了节目设定,通过停顿重复的方法,让孩童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来。

《芝麻街》

总是存在一种简单的信息包装方法,使信息变得更具有吸引力。《芝麻街》就是一个很好的包装,把教育包装成娱乐,使其更易传播。后期的《蓝狗线索》通过停顿、重复则加强了这一附着力,让学习潮变得更加难以抗拒。

3.环境威力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破窗理论——

如果一个窗户被打破了,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把它修好,行人就会以此推断,这是个没人管理的地方。很快,就会有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然后无政府主义就开始从这栋楼向相邻的街道蔓延

破窗理论

这说明,人对环境的变化其实比想象中要敏感的多,而通常一些不起眼的改变就能引发或减缓流行潮。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纽约整个城市充斥着各种可怕的犯罪事件,你可能随时会被勒索,或者见证暴力袭击事件。信奉“破窗理论”的克林担任纽约交通局顾问后,开始着手整顿地铁内严重的涂鸦,之后担任纽约市警察局局长的布拉顿也开始严抓逃票人员,自此,纽约的犯罪率急剧下降。

纽约地铁

如果不是真实按列,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如此之大,但这也就是为什么政府要如此重视市容市貌——混乱的秩序是犯罪的开始

同时,书中还提出了150法则。作者认为要想引发大的流行潮,就要先引发小的流行潮,而这个小团队最好不要超过150人。因为群体规模的大小是一个可以产生重大影响的微妙的环境因素,当群体人数超过界限——引爆点,群体统一观念、一致行为的能力就会出现结构上的障碍

这个法则与“互动记忆”有关——小团队中的人彼此之间相互熟悉,了解对方的能力,而且在熟悉的人群中,人们倾向于为维持形象而更加努力工作。

4.总结

我们需要了解,流行是具有传染性的,通常一个小的变化就能引发巨变,而要想发起流行潮,就必须做到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引爆点上,比如联络员、内行和推销员,其他人都可以忽略。

有时候引爆点隐藏的很深,虽然书中没有给出具体方法怎么去寻找引爆点,但可以尝试的是,在你陷入难题的时候,换个方式和角度重新审视一下这个世界,或许你会发现它与你一厢情愿的世界并不相同

而一旦找到了引爆点,高楼可以轰然变为平地,平地也可一夜建成高楼。

相关文章

  • 三个法则告诉你如何引发流行(《引爆点》读书笔记)

    流行、时尚、潮流、时髦、品味,这一系列词构成了一个妙不可言的现象——几乎没有人可以预测流行会在哪、以何种风貌出现,...

  • 《引爆点》读后感悟

    《引爆点》虽又是一本营销,但这本书中有一些新颖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告诉我们,引发流行有三个法则,个...

  • 150 一个神奇的数字

    最近一直在读《引爆点》这本书,作者关于如何引爆一场流行,给出了三个方面因素:个别人物法则 、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

  • 4月书单,让思维和心理发生改变!

    《引爆点》 《引爆点》为“如何制造流行潮?”提供了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方法论,论述了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

  •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谁创造了流行?流行的奥秘如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 《引爆点》是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它告诉了我...

  •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一、引爆点 引爆点由英文“little things” 翻译而来。指流行潮突然全面爆发,以及一切变化同时发生—...

  •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十月一日那天,时值放假佳节...

  • 读《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为我们揭示了流行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发流行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流行潮的特征和流感病毒的特...

  • 读《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为我们揭示了流行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发流行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流行潮的特征和流感病毒的特...

  • 掌握了套路,你也能想出绝妙的创意

    创造性是有套路的 《引爆点》里提到引爆流行的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其中附着力法则,只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个法则告诉你如何引发流行(《引爆点》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rf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