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悯

作者: 丹顶鹤昌 | 来源:发表于2019-07-22 19:18 被阅读41次
    悲悯

    下午四点多的大佛寺,没有了大白天的喧嚣,也没有了烈日当空,行走在林荫道上,浓荫匝地,安抚了夏日的躁动,清凉丝丝缕缕缠绕上来,加上丝竹悦耳,佛乐触心,这份宁静铺天盖地而来,人就在瞬间似乎得到洗礼。

    大雄宝殿里江南第一大佛巍然静坐,双目微垂,俯瞰众生,佛龛前有一个旅游团静站于佛像前,只有导游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内,反而让大殿显得空旷而安宁。仰望千年如一日静坐的大佛,他历经沧海桑田,人世的变迁总会波及于他,可斑驳也好,金身也好,他却总以同样的姿态,淡然坦然不变,悲悯不变,他以他的力量安抚人心,护佑世人,让我们寻得依托,寄予情怀。

    出来的时候,我突然想起这样的心境似曾相识。是的,不记得哪一年,但在沃洲湖真君殿里,那日的感受我却记忆犹新。

    悲悯

    一个深秋的下午将近四点,空旷的真君殿里,耳边响彻的是佛家的诵经乐,那一刻,我突然悲从心来,那音乐悠扬、舒缓,可在那一个个的音符之间,我却似乎处处听到的是悲悯二字。是的,就是悲悯!我有些奇怪这种感觉的突如其来,抬头看看天,天是灰蒙蒙的,黯淡无光;周围冷冷清清,大殿里已没几个人,殿外有几人坐在解签师前面的凳子上,虔诚地听着解签师煞有介事的解说,然后就剩下我,我能想象得出来,别人眼中的我定是东张西望,一脸茫然,就像很多人的表情一样。

    是啊,我知道自己就是这茫茫人海中茫茫然的一个,也是佛乐中被悲悯的对象之一,我们有太多的茫然和无助,我们有太多的无可奈何,我们的迷茫甚至无人能引航。我又何尝不想像那些求签人一样虔诚跪拜,抽得一签,然后让一个似乎通神的人坐在我面前,一五一十、头头是道地将我的来世今生娓娓道来,解我前生的困惑,释我今生的迷茫,让我接下来的道路走得明白无误。可是,冷静下来的我们也许都能明白这其实是在骗自己的,我们的命运又岂是这样几句话就能预言得了的?

    世人想掌握自己命运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助感,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吧?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我看到的疲倦和淡漠多于微笑和热情,年纪越上去,这种表情越多,阅历固然是个好东西,只是同时消磨去的是人最可贵的纯净的内心,因而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人为地增加了我们行走世间的难度,不知道我佛看到人们如此的猜测和争斗,是不是也会发笑,甚至心生怜悯?

    悲悯

    看看眼前正襟危坐的真君像,我也忍不住去想他是否也如音乐所表现的那样心生悲悯呢?他自己是抗金名将,历任地方官,政绩卓著,但最后朝廷危如累卵,他却也无法力挽狂澜,对于庸人或许自然而然地就能接受这样的命运,但对于强者,明明有能力却无能为力,明明有心却流水无情,看着山河破败,丧于外人之手,内心的伤痛恐怕也只有他自己能明白了。后人建立祠堂,只为纪念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好官,缅怀他为国家民族所做出的功绩,供香火,也仅为表达后人的敬仰吧。

    但我们今天做了什么?把他变成了可以予取予求的神,人世间的琐琐碎碎,都拿到他面前去祷告,他们所求与真君的经历能对等吗?那种所求与为国为民又岂可同日而语?听多了世人的琐碎,每天端坐的神竟也能忍受?或者说也只有每天端坐的神能忍受!

    悲悯

    今日回过头再去检省那些想法,突然觉得昔日的自己颇为偏激。难道我就能超然?非也。自己也无非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每次高考之前,我也曾跪拜于大雄宝殿的佛前,为学生祈祷,尽过一切人事之后,似乎这是我能为他们做的最后一道功课,给予祝福,求得好运和心安!

    人世最苦,活着不易,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谁人不是在其中挣扎呢?可是这种挣扎却偏很有意义,佛家不是讲求轮回吗?每一世都只为体会人世之苦,以求得人生的真谛,或许生命才能得以永生。那么美好的愿景,不付出痛苦的代价,谈何容易实现?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因此,人跪拜于佛前,八苦的对面才是人世想求得的吧,那为何不试着去虔诚祷告呢?毕竟佛在悟道成佛之前应该都感受过其苦的滋味吧!他以一颗慈悲之心关照世人,却也警示众生:命由己造,相由心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人世就是一场修行,因果循环而已。说到底,想要什么,还得自己付出相应的代价,修好自己的德行,毕竟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许多事,茫然也仍然茫然,但我也明白不能强求,修好自己,顺其自然,不为难,不辜负,才是对己对他人最有用的悲悯吧!

    悲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悲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tb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