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是漫长车途、他乡口音、炎热午后、温柔晚风和生动的你们。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1795/a0f1a05891070845.jpg)
出发前,我还有退缩,直到到达目的学校、准备工作就绪、大学生支教团开营仪式前,我还有顾虑和后悔。脑海里一直是家长阻拦的声音,在家带个辅导班,工作时间短也有钱挣。第一晚,在半夜闷热潮湿的空气里,我半睡半醒,难受的不能翻身,两个人一张床的拘束,头顶的电扇轰鸣,脑海里想,在家吹空调不好嘛。
一行有十四个人,如果没有前期的团建和相互熟悉 ,刚开始的我,真有逃离的想法。最好玩的是第一天夜里,晚9点,女生开始相互约着去厕所,晚上旱厕旁还没有灯,离宿舍也有一段距离,于是在睡前10点多,我们浩浩荡荡打着手电筒去厕所,因为不敢一个人来,有人其实已经憋了挺久。那种小时候呼朋引伴兴奋的感觉,在挥舞手电筒发出的光亮里跳动。
回宿舍的路上,稍一抬眼,整个天空都尽收眼底,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拦,天空不只有一角,没有城市中多余的灯光,缺少了很多人气,才感受到大自然教给我的沉稳静谧,一轮红月衬得天空更加的神秘,这种神秘感让人觉得敬畏。作为一个老师,我突然想起教育学中提起的:以天地为课堂,把大自然作为“思想和语言的源头”。课堂习得语言文字,却无法领略字里行间的感受。在这田野蛙鸣,悄然夜色里,我听见了平时听不到的细小声音,也突然通透了许多做人为善的道理。
小小操场上,整个人都平躺在那里,这是我从来没有的视角,星罗棋布的夜幕完全笼罩下,甚至有点眩晕的感觉。浩大与微茫,在无边无际中,我觉得轻松自在,没有什么情绪是天空容纳不了的,没有什么故事是比天空更久远的。我喜欢此时的忙里偷闲。
来到陌生的地方,好奇这个地方的韵味,也想听听故事。我们去家访、去调研,在浓浓的土腔土调中,收获颇多。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在家的他们有时扮着两个不同角色。一个在学校和别人玩,总要把别人打哭才结束的霸道男孩,父母满口夸赞说他学习优异,自己攒钱报了我们这个夏令营;一个在学校很乖,愿意分享他的想法,有很聪明小点子也总是戴着帽子的孩子,母亲说他小时候因为铝中毒没有长出来头发,曾经受到过很严重的校园欺凌和老师的暴力体罚。
支教生活才刚刚过半,生活有意外,孩子们身上有惊喜,我们有期待。
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