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可能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用加法思维,让自己模仿别人成功。比如有人种苹果赚钱了,你就想要多种两亩苹果,这样你有更多的苹果,就一定比之前的人赚得更多了。到了第二年,结果了,产量变多了,自己反而没有赚到更多钱,因为产量变多,收购价降低了。
所以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基础的数学思维,不然被坑的只有自己。
很多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只想单纯模仿别人的成功,怎么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业世界就是沿着这个底层逻辑展开的,那么摆脱这种固定化思维,就需要用一种底层逻辑去思考问题。
按照刘润的话来说,只有不同之中的相同之处、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才是底层逻辑。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有生命力的。只有底层逻辑,在我们面临环境变化时,才能被应用到新的变化中,从而产生适应新环境的方法论。
比如利润在《底层逻辑》中提到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1964/b06738ff2d66607b.jpg)
博弈就是竞争,僧多粥少的地方竞争无处不在。数学家证明,重复对方的动作,即“以牙还牙”,往往是最好的“生存策略”。
定力就是抵抗诱惑的能力。世界上乌七八糟的垃圾讯息过多,有太多东西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偏航,而有定力的人就可以坚守长期价值。
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的合集。重复、机械、简单的度过20多岁是一种选择,找到自己愿意为之“燃烧”的事业也是一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如何博弈,如何保持定力,如何做出选择,都决定着人生的走向——选择做某件事情,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博弈。
而《底层逻辑2》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各种数据模型,来试图让大家找到属于自己的数据模型,然后触及成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1964/5793461da0a22f4a.jpg)
就连简单的四则运算,都对应着不同的商业逻辑:
1.加法:同维合作;
2.乘法:异维合作;
3.减法:同维竞争;
4.除法:异维竞争。
拿加法的模型举例:
商业世界的加法,是同维合作。你看过 4×100 米接力赛吗?如果看过,你是否想过:同样是多人协作的比赛,4×100 米接力赛和足球赛有什么差别?差别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是,4×100 米接力赛虽然名字中带有乘法符号“×”,但本质上是“加法比赛”。
4×100 米接力赛的最终成绩,是 4 名选手各自成绩的简单加总(虽然有一定的协作)。
每名选手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权重,为整体成绩做贡献。
这种个体用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权重为整体做贡献的方法,就是加法。
商业世界中,加法无处不在。
最简单的案例就是在公司里,我们安排十个销售人员,让他们推销公司产品,他们十个人就为了我们这个公司做出了贡献,这就是最简单的加法,同维合作。
“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只有掌握了底层逻辑,只有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这可能也是《底层逻辑》受到巨大欢迎的原因。
刘润4册
![](https://img.haomeiwen.com/i11081964/b24df0427bfd5d4b.jpg)
识干家书单,为您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