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流》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心流”所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情境,庄子早已经将其描绘得非常生动:“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在过去的数千年间,东西方文化都有类似的描述,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第一个提出“心流”理论的人,据说“心流”过程能让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4到5倍。总之,本书是一本奇书,值得一读,并值得用我们的余生去尝试“人生最佳体验”——心流。
02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TheTime

作者: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 约翰·博伊德(John Boyd)/万卷出版社 2010年8月
我们被时间而支配,而不是支配时间。我们长大、工作、娶妻生子、渐渐老去,我们到处乱跑,却发现自己哪儿也到不了,在绝望之中,我们创造了“时间管理”这个概念。菲利普·津巴多是阐述这个概念的佼佼者,他给我们介绍了人生的3大“时区”、6大“时间人格”和6种“时间悖论”,剖析了人们对时间观的种种表现。事实上,大部分“时间管理”的书都收效甚微,反而是似乎没有告诉你什么方法的《津巴多时间心理学》能让我们明白一些事实,有助于我们在绝望中和时间妥协。
03
《深度工作》
Deep Work Rules

作者: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这本书来自MIT(麻省理工)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他是美国广受欢迎的学习达人。用“深度”的理念来代替“浮浅”,可以说是将人们从技术进步导致的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人生需要成果和意义,如果想要找到一本关于如何获得人生成果的佳作,那么没有比纽波特的这本集理论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书更好的了。
04
《反脆弱》
Antifragile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
我是本书作者塔勒布的忠实粉丝,这位老兄不走寻常路,喜欢和主流学术圈和“脆弱推手”们直接硬杠。《反脆弱》是他写的三部曲中最值得品读的书。建立反脆弱的思维是我们在混沌中发现掌握自己生命的一种方式。人的本质是喜爱秩序,喜欢有序而非随机,向往熵减的宇宙。但是,宇宙的本质是趋于熵增,趋于无序。我们必须适应波动和无序,而不是把脑袋埋入沙堆,对此视而不见。无论你的学术背景和职业背景如何,这本书都是必读书目中的一本。
05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
The 4 Disciplines of Execution: Achieving Your Wildly Important Goals

作者:克里斯·麦克切斯尼(Chris McChesney)/ 肖恩·柯维(Sean Covey)/ 吉姆·霍林(Jim Huling)/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年2月
这是一本管理咨询企业为了推广业务所撰写的书,基于上千个案例和500家公司的实践,证实了四原则对于执行的巨大推动力。奇特的是,这本面向团队管理者和执行者的书籍同时受到个人学习者的热烈欢迎。的确,书中所强调的“单一战略目标”和“引领性指标”都是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它的强大在于,当执行四原则有效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似乎成为了自然界的一种基础规律,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把本书作为操作手册。
06
《番茄工作法图解》
Pomodoro Technique Illustrated: The Easy Way to Do More in Less Time

作者:史蒂夫·诺特伯格(Staffan Nöteberg)/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年2月
瑞典人史蒂夫·诺特伯格不是番茄工作法的发明人,不过,他这本《番茄工作法图解》似乎写得更好也流传得更广。番茄工作法是被广泛使用的学习管理工具,我们可以去搜索电脑/手机的应用,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系统,都会发现有很多应用程序是专门为番茄工作法免费定制。这个方法既能让学习者集中注意力,又能提供一个有效的时间尺度反馈,符合大多数人的学习要求。
07
《知道做到》
Know Can Do

作者:肯·布兰佳(Ken Branga)/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8年9月
如同现实中实验室产品和量产产品之间有一道鸿沟,在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不是知识)和我们所想要达成的结果之间也有一道鸿沟。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把信息变为知识,之后改变自己的态度,最终把知识化为行动,增强体验,进而成为自己本事的一部分。《知道做到》总结了三大问题,包括信息超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然后一一给出了解决方案。方案中的“绿灯思维”、“重复”已经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