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时觉得自己混得还不错,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拿着不菲的工资,有着些自认为神圣的爱好,闲来搬搬砖码码字,写些非死即活的文章,安慰自己唬弄众生。生活波澜无惊岁月静好,美哉悠哉。有时有些劳骚怨言,为何生活死水一番,写的文字不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唾沫星。又会励志地安慰自己无数遍,你可以的继续加油。
谎话连篇地陷入自我神往的境界,混沌的不知东西看不清真实的自己。那是你功课做得不好的缘故。
好的东西总是能经得住岁月的打磨,耐得住寂寞的,即使无人问津依然独自美丽。
好的作品总有能触动灵魂的痛点,让人欲罢不能彻夜不眠,顿悟些什么。以上是闲话胡扯。
童伟格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翻开一连串的头衔,读着累的太多的奖项。
一部短篇小说只有五万多字,故事零散鬼异,有种凄楚在游荡。
小时我们是听着别人的故事长大的,作者也不历外,他讲着祖辈们的故事,似有些谎诞离奇但又充满盅惑。祖父的信仰为争夺“王像”邻村人的战争,祖父的书橱,他的那些老得久远的陈词烂调似乎对村里的年轻人无多大影响,年幼的“我”虽循规蹈矩地背书,又时常忍不住跑出去和“他们挤在棚子里,像几团浸在水里的棉花”,必定那才是好玩的世界。
“我站在祖父的书房里,看着满屋乱走的书,心里充满了说不清的烦恼”。
总是无法完全地把自己沉浸下来心里躁动不安,小时我们读书都有此想法,作者表达的很贴切。
一种强迫接受的无奈,又无力挣扎的苦恼,还好“我像捕鱼一样定期捉住一班公车潜进城内求学”,读到时稍有些快意但不知怎也快活不起来,文章总有一种灰暗压着,看不见的黑暗的悲伤拽着,让人继续陷入那团漆黑里。
我迷迷糊地理解了作者所呈现的意图,看着排列整齐的文字,跳跃的鬼魂“我”的祖父,无所不能地时常地出现在任何,和“我”对话似懂非懂。
“我求得了一点学问,感到一点不怎么彻底的痛苦,因这么点痛苦而自觉骄傲,因这么点虚虚的骄傲而察觉一点实实的孤单时,我总会跑回祖父的书房里和他搭话”。
故事如飘着的灰尘的,让人摸不着东西,主线是祖父围绕这条主线,记忆中的故事是美好的,飘落的叶子,一片片地串起读来有趣不呆板,有种结构美,灰色的框架,谁隐在时间的背后勾勒着一切,是有这种感觉。
时不时地想起,祖父是清晰而模糊的,和他对话他不语,才想他早已死去,但他似又没死,仍在讲着过去争夺王像的事,翻着一堆破书。
“我”去抓鱼,螃蟹爬得到处都是,远处的山隐在一片朦胧里,神秘而遥远。
心中的悲楚始在,无法忘记亲爱的人他在的点滴,无法越过那条界线,如《麦田里的守望者》,让我们合而为一,看着天边的彩霞。
我们在拥有新知时总是会摒弃些旧的东西,甚至不愿去提及面对,何况有些早已深入骨髓无法忘记。
读完无法释怀,铅灰色的沉重感仍在,我们追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放弃的都是正确的吗?
或在某日不经意地想起,似又回到故乡一切都有了答案。
既然改变不了什么,世界依然美丽而现实人们依忙碌,只做该做的,祖父的话“我”不懂,“我”长大像他那样的人,无法走进他的世界也无法走近,在一团火光中。
末尾“那就对了”,什么是对了。是做的都是徒劳,奔波挣扎后的落魄,无法明白。
或许祖父的世界永远是一团谜,惊得舅父抖着腿,像天边不可逾越的一条界线。
他的小说怪异有些离奇,让人读着不知东西,或许只有他懂也无须所有人都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