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里吴靓怀孕期间,问他老公和婆婆一个问题,若是有什么意外,是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老公和婆婆对视了一下,然后都说,怎么会出那样的事呢?
虽然吴靓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患了产前抑郁症,但是,她问的这个问题却不是个小概率事件,是不能小觑的。作为医生的吴靓,看到过太多这句话引起的争执,看到老公和婆婆并没有立马回答保大人,没有亲人的她,怎么会不担忧自己的生命呢?
产科手术室外,经常会听到:保大人还是保孩子?然后婆家人要保孩子,娘家人要保大人,其实最想听到的就是何建一的那句霸气十足的话,“大人孩子我都会让他们好好的。”
实际生活中即使遇到了如何建一的医生,也会先让患者家属签字,否则不敢手术。
也就是,患者做手术时,实际上就是把生命交给了家属和医生。如果两者配合默契,ok,你有好运,如果二者有一方不与配合,那么,你小命难保了。
签字,这看似简单的一个手术环节,却承载着一个人生命的重托。
还记得母亲那年脑血栓住院,医生说可以用一个溶栓的药,但是有风险,必须家属签字。然后解释说,用了这个药有三种结果,第一病情好转,第二病情不见好转但也不会加重,第三,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听到第三种情况的时候,我拿笔的手哆嗦了,写不了字了,心想,我这一笔下去,到底出现什么情况都不可预知,万一呢?怎么办?签还是不签?幸亏当时有舅舅在身边,还有人商量,帮着拿个主意。
那次的药物对母亲来说属于第二种情况,没见好,也没见坏,我悬着的心总算能放了下来。但是那次让我感觉到了手术室外的签字笔有多重,那是承载着亲人生命的一枝笔。
2017年8月31号晚,榆林一院产妇马某跳楼事件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也再三遭遇反转,反转也无非就是家属与医院之间相互推卸责任,提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已。
虽然事态一再反转,官方也尚未给出调查结果,但不可否认,产妇显然是希望剖腹产的,眼见产妇如此痛苦,家人若确实不为所动,那真是令人心寒。把自己和孩子的命交给这样冷血的家人,难怪产妇如此绝望。
有网友直言:“也许产妇那纵身一跃,除了疼痛难忍外,还有彻底的心寒——在一个这样的家庭里生活,可能是比‘忍受分娩的疼痛’更需要勇气的事。”
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天,你的生命掌握在别人的手中,也有可能亲人的生命就在我们手中,不管哪样,都是特别无奈的事情。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点基本的医学常识,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
一位刘先生骑摩托车遭遇车祸,头撞地上,鲜血直流,赶来的同事看到流血不止,想把刘先生的头抬起来,包扎一下伤口,同行的崔先生马上制止了他,说,你可以用纸按住伤口,可千万别动他的头。120赶到后说,幸亏你们没动他的头,不然就没救了。原来撞到头的人最怕摇晃头,本来脑浆子已经撞的移位,再一晃,恐怕脑组织就完全乱成一锅粥了,思维也会跟着丢失的。
所以,希望每个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说不定因为你的一句话或是一个行为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