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拾忆
文/流一盏灯(福建)
记忆里的中秋,充满浓浓的闽南风味。
小时候,我们居住的都是平房老宅。我家正好临街,一溜左右前后都是老房子,偶尔间杂几座有精美雕花的老式小洋楼,但小洋楼的阳台都是露天的。
每到中秋之夜,四邻们在各自庭院之中,天井处,阳台上,摆上香案,陈列上时令瓜果和月饼,对着“月娘”(闽南人对月亮的称呼)虔诚祭拜,祈求家人顺心如意。
我们家的月饼算不得是真正的月饼,它们是母亲巧手制作的甜饼。这是用生油和猪油按比例调好的面粉皮,往里填满炒半熟脱了皮的花生馅,再炸得金黄酥脆的“花生酥”。这些花生酥是甜的,形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月牙状的,一种形似满月,中间留有小洞,可以用绳子穿过,挂在胸前。
我和姐姐有了这甜饼,倒也不羡慕别人家那些印有美丽花纹的各式月饼。只不过,有几次我们也能尝到这些在当年比较稀罕的美味。那是有几次父亲参加对面土地公庙举办的博饼时带回的战利品。父亲先把它们放供桌上,点上香,祷告一番,才让我们一起分享。
这一天晚上祭拜完月娘,母亲会带领全家把父亲自己制作的小桌子,小凳子搬到门口,一家人摆上月饼,沏上一壶香茗,边尝饼边品茗,边聊天讲故事。我们姐妹从父亲的口中知道了中秋的由来。母亲会哼唱起那首动听的《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爷爷会慈爱地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指月亮,他说那样晚上月亮会偷偷溜到房里,割我们的耳朵。我和姐姐都信以为真,一直到长大才知道这只是对月亮的一种朴素的敬意。
那时的月亮和我们离得很近很近,我们看到了它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微风拂面,清晖倾泻,没有现代防护网,高楼的阻隔,一切都那么自然亲近美好。
很长一段时间,我关于中秋的记忆都停留在小时候,直到成家后。
婆家是一个沿海的小渔村,每到中秋这一天,许多小孩子在院子外的空地支起了一个个小塔,刚开始我以为是灶。老人们告诉我这是在“烧塔仔”,用砖头或石块垒成五或七层的塔,里面燃烧的火越旺越有灵气。小孩子们会在中秋前两三天开始准备,到处捡拾砖头瓦片和干柴火,八月十五到十六连烧三天。孩子们还会互相比试,看谁的塔搭得最漂亮最牢固,火烧得最旺。
那熊熊的火光在月色的辉映下越发生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似乎飞上云端,被月娘听到了,清晖更清了。
据传烧塔仔之俗,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字条,约以八月十五举手为号,举行武装起义。至今民间流传“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的故事,而烧塔仔举手为号,也传衍至今成为民俗。
这一富有意趣的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的乐趣,更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我感慨于这片土地还延续着古老的习俗,我为身为这片土地的一员而骄傲。
中秋佳节又即将来临,对于它的眷恋从不曾减少半分,只因我们有爱。
发表于2021.9.19《泉州晚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