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书里,文章里,看到杨绛的名字;在抖音看到别人整理的杨绛的金句;我自己也偶尔会分享她的金句。只是一直未拜读过她的著作,也没读过她的传记。
除夕那天,在姐姐家的书架里看到了《杨绛传》,之后连着两天,一口气把书看完了。
1911年1月17日,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作为家里的老四,她的父亲杨荫杭给她取名杨季康,小名阿季。
由于父亲的工作变动,在两个多月时,她随家人搬迁到上海,此后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之后又因父亲工作变动,举家再次搬回了北京。
5岁那年,她结束了无忧无虑的时光,进小学读书了。上三年级时,因为留在南方的二女儿生病去世了,父亲意识到孩子比当官重要,便辞了官,举家南下去了无锡。此后,阿季和两个弟弟在当地的大王庙小学上了半个学期的学。
12岁那年,阿季跟大姐去了启明学校上中学,这一上就是三年。此后,父亲杨荫杭把三女儿和四女儿转学到了振华中学。阿季就在这所学校度过了求知若渴的青葱岁月,为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欢心,爱写作、爱生活的亲子关系导师。靠近我,温暖你;链接我,照亮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