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统编教材阅读教学时实践经验分享》(2)
整理/张爱敏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8656/d5a5533504c199bc.jpg)
自读课说课分享——以全新课文《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的例谈
单元提示:
特点:“活动·探究”单元。学习主要依靠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完成。
要点:了解新闻内容把握不同题材新闻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文体特点:
消息: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要考虑部编教材特点,备课《诺贝尔奖的颁发》,抓住了“课文旁批”确定教学点,依靠“教参资料”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1.能够体会消息的语言特点。
2.学习阅读新闻的方法。
3.掌握消息的倒金字塔典型结构。
4.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教学重难点:
1.消息“客观冷静”的语言特点。
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毛泽东的《消息二则》,了解了消息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了阅读消息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消息,这则消息聚焦的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对消息内容的品析,加深对新闻作品的理解。
一读旁批明写法(阅读全文,重点阅读旁批)
问题:你认为本文哪一部分最重要?如果按重要性,对文本文各部分进行排序会怎么拍?
小组合作探究:
旁批一:关注电头和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发现:
一、消息的内容按照倒金字塔依次展开。
二、消息的事实按照重要性依次递减。
明确消息结构:
消息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它的每一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读者可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阅读,无论阅读部分和整体都能获得相对完整的信息,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
二读旁批品语言。消息的语言也“客观冷静”的特点,因此我把这一环节作为教学重点。进行重点旁批。
学生阅读圈画旁批二,明确本段主要内容。
问题设置:明明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六个人,为什么作者在介绍这些人物时,简单直白,一个形容词都不用?这样的新闻作品还被称作“路透社百篇佳作”?你会选择哪种表达?请陈述你的理由。
(课文链接:旁批)
比较明确特点(表格略)
助读资料
课文原文
我的介绍
消息语言
链接:教参“关于消息语言的特点”(略)
布置作业:
请自行选择最近热门的一则事件,国内外均可,模仿本课消息的写法和结构,撰写一则消息,200字左右。
小结:
一读旁批明写法,
二读旁批评语言,
三读旁批悟价值。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8656/45b89adf3ec3cc20.jpg)
自读课说课分享:以全新课文《美丽的颜色》例谈
要考虑部编教材的特点。
备课《美丽的颜色》,要抓住“阅读提示”和“单元提示”这一支架确定教学点。
教学思路:
寻找镜头,细读传主。
借助自述,对话传主。
首先,介绍传主和作者。特别引用美国总统胡佛称赞他:无论是作为科学家,还是作为慈爱的母亲,你都尽到了职责。
一、自读任务一,寻找“镜头”,细读传主。
文章记述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作者像一个摄影师,充满深情地将一个个镜头展示出来,我们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居里夫人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细读全文,说说文中让你感动的镜头是什么?
选镜头选取能够表现居里夫人品质的事件或者细节请镜头选取这个镜头是因为此处能让观众看到了……,感受到……,或体会到……
二、自读任务二:借助“自述”,对话传主。
在叙事中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补充了历史的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多读几遍文章,感受这一特点。
如:在面对简陋的工作场景时——那是一个英勇的时期。
你能不能模仿这一句,也能说上一句呢?
一句句自评,对话传主——
一个英勇的时期
一段美好而快乐的岁月
一种极累人的工作
一段在梦里的日子
阅读方法:
借助评价,阅读传记。
麦隆内夫人:这位伟大女性毕业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征,干起工作勇往直前,从不拖泥带水。
爱因斯坦: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他的励志之言,她的乐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它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极端的谦虚……
1911年的授奖词: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8656/5b01e6cc968f5da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