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这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扛着条锄,锄把上支着一只胶桶,桶里装着一点肥料,我知道他这是又去菜地忙乎了。情形跟小时候父母从地头回来无二致。便招呼,种菜去啊,现在都种什么菜呀?老头说,种点萝卜咯。现在正是播种萝卜的时候。一听老头的话,我就想起家乡的萝卜,想起那些块萝卜地来。
网图早先,我家的萝卜地在一个小山包的阴凹边。土质不好,泥性。因为挨着山丛,容易漫生野草,如果不勤于管理,很容易荒掉。这原本就是在荒山中开辟出来的地。我想,最先一定是爷爷或爷爷的父亲开垦出来的。像这样贫瘠的散地,我家原有好几处。就是这些零零角角的山边散地,留给了我难忘的记忆。
那时,土地是生活的根本。就算是这样贫瘦,又费时费力的地,也是不肯丢下,好歹落些收获。好地都用来种正经粮食——小麦、玉米、红薯,像这零散的边角地就用来种菜。
从老屋上这块地去,远则不远,但脚脚上,有几处是比较陡的黄泥土坡,走空路如果不小心都容易滑倒。担一担水或抬一桶粪,必得小心翼翼。像这样的坡路,就是一个壮汉挑一担粪水也是吃力的。因此,到我能帮忙或放学回来的时候,就帮妈妈一起抬。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贫瘠的土地,有人侍弄,几经耕种后,渐渐就变成了熟地。撒下种子,除草浇水施肥,土地就会给你回报。种什么得什么。劳作给我们带来收获的满足和喜悦。
妈妈种的萝卜,主要有两种。一是水果萝卜。形如苹果,白皮,皮薄,肉洁白,汁水多。萝卜本可以生吃,水果萝卜的辣性不是那么强,当水果吃并不夸张。水果萝卜常用来鲜炒,切丝或切片,加葱或放点辣椒粉,滋味纯真,鲜香可口;一是定马桩萝卜。这种萝卜的特点就是个长,往下生长,深插土层,长过盈尺,故形象的叫它定马桩。定马桩萝卜高产,多用来制成干品。切丝或丁或条,晒干,制成萝卜丝、丁、条。干品易保存。吃的时候,抓一小把,用水发开,清炒或加辣椒粉炒炝,咸鲜辣味均宜,风味独特。
这块地记得还种过韭菜,缸豆,辣椒。后来的后来,终于是撂了荒。想起来,多少年了,也不知道这块地现在所在的地方,究竟成了什么模样?那些小路还在吗?很是想念啊!
在这山包的另一面,即向阳的那边坡地,也种过萝卜。向阳的地是沙地,土质好。种出来的萝卜,不仅长势喜人,更显得俊俏。一地的绿,绿盈盈,盈得发亮。绿叶下面半露出一点萝卜雪白的脸来。我们依据露出的多少,来选择拨棵。因土质好,拨出来的萝卜,皮光洁白,几乎是不沾什么土的,感觉像是出污泥而不染的清荷。
拍于2017年冬萝卜种得多,总是吃不完的。秋后,在萝卜变糠之前,全给收回来,制成各种萝卜干品。或是拿来腌制,整个下坛,与黄瓜、缸豆、辣椒,乃至韭菜、月亮菜、刀豆等,一起浸泡在盐水中。腌制好后的菜们,个个颜色金黄,通体透明,口感爽脆,是为佐饭美味。
广东这边自然也有萝卜,但这边土质没家乡的好,这好比村姑的纯朴与城市少妇的不同。想起前些日在观音阁镇买的花生,剥着吃后,手上沾一层灰土。家乡的花生是不会这样的,剥吃后手上总是干净得多,因为不沾土,这就是土质区别所在。也正是因为这样,家乡的东西总是比外面的好吃。
我想念故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