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好的婚姻,其次是好的离婚,第三是不好的婚姻,最最不好的是不好的离婚。
——约翰·贝曼
前几天听到婚登处前台大姐的这句话,唏嘘不已!
现在结婚有淡旺季,离婚可没有,每天都有几十对预约办离婚或来领离婚证。
为什么会这么多的离婚?
1,婚姻的觉醒
好的一面,是社会的进步,是婚姻的觉醒。遇到不合适的人,不像过去的夫妻,忍一忍,让一让,勉强在一起。现在人的想法是宁缺毋滥,既然两个人在一起还不如一个人,那还不如单过。
现在婚姻的经济属性逐渐减弱,夫妻双方现在都有工作,离婚后一样可以养活自己。于是当婚姻出现矛盾,经济的考量不再是首要因素。
2,过于理想化
很多人对于婚姻认知有偏差,以为爱情和婚姻是一回事。会把爱情的美好想象带到婚姻当中,没想到进入婚姻之后,太多的泡沫。
婚姻也有理想化的东西,但是婚姻要面对的东西比恋爱时更多、更复杂。
3,缺乏婚姻的教育
驾车要有驾驶证,驾驶证还要好几轮的考试。婚姻也有结婚证,但是这个证却不需要考试。
我们过去的婚姻教育从何而来,大部分是原生家庭,再有就是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良莠不齐的大环境,学好难,学“坏”却很容易。
4,缺乏沟通
《正面管教》一书中有一个“家庭会议”的内容,这种家庭成员的沟通,是有重点的,是有深度的。
我们过去是碰到问题了,家里人才“火急火燎”地坐到一起商量。好的家庭是商量,不好的家庭就变成吵架和冷战了。
最好的话说给外人,最难听的话说给家人。在家人面前,不注意说话的态度,不注意说话的时机和方式,往往造成很大的裂痕。
5,性格、经济、性生活等其它原因
经济出现危机、过度在意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性生活不和谐,婚姻中出现第三者等,都是离婚的客观原因。
很多人在写离婚原因时,都会写性格不合,性格说我不背这个锅。但是性格确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性格背后是一个人的三观,三观不合,夫妻在一起就很难过。
前几年远房堂妹的离婚,就是这样的情况,三观不合,经济上又出现问题,最后一拍两散。但是离婚后,也还是矛盾不断。
【二】
恋爱前后行为的偏差
恋爱时的激情,被神魂颠倒的力量引导着,婚后我们又恢复到“坠入情网”前的我们。我们的行动乃受父母的模式、自己的个性、我们对爱的认知、我们的情绪、需要和愿望所影响。(《爱的五种语言》第110页)
这就像弹簧,恋爱时被“神魂颠倒的力量”牵引着,一直处在付出的状态。如果婚后还保持着,生活会比较美满。但是婚后“弹簧”恢复原样,一方或双方露出了真面目,如果彼此无法迁就和包容,婚姻就难以为继了。
对于谈恋爱的青年男女,有这样的建议,要观察对方是真的爱你,还是讨好你。所谓讨好,就是一方任何的要求,甚至是一些无理的要求,对方都会想方设法的满足,这种行为固然令人“感动”,但是我们要想一想,这样的行为是否可持续。
【三】
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为了幸福。
离婚是前一段婚姻的止损,但不是下一段婚姻的坟墓。
在《婚姻与家庭》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建议离婚的人,要回头审视离婚的原因,从中总结经验。
离婚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很多人常将离婚原因归为外因,是对方的错误,是对方好吃懒做,是对方出轨等等。
内因是彼此理解不够,对配偶缺乏耐心,对婚姻生活过于理想化,对性生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于在意自家的经济利益等等。
当我们看到自身的盲区和不足时,未来不管是一个人生活,还是复婚、再婚,都能过得更好。
好的离婚,对于子女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不好的离婚,或是拿子女做挡箭牌,或是让子女站队,这都会对子女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
曾问过一对新婚夫妻,问他们的父母在婚姻上给到他们好的一面是什么(榜样),他们说彼此的父母都离异了,但是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会重返父母的覆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没有永远的好,也没有永远的坏。父母不好的婚姻,不代表子女的婚姻就一定不幸福。
当有一天真的面临离婚时,把离婚应该处理的事情处理好,其他就交给老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