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一些小姐姐,小哥哥们会抱怨说:“每次下定决定不能再买买买了。”可是一进商场就忍不住了,销售员们一套组合“套路”下来,钱包马上缴械投降。对此,身边不少朋友高呼“我也不想成为千手观音,但臣妾做不到呀!”
前几天,一个好朋友跟我吐槽说,她为了逛街不乱花钱,只给自己的微信留了500元,然后将支付宝、微信里绑定的银行卡都取消,把钱包留在家里,带着有500元零钱的手机和钥匙就出门了,最终的结果是,她打电话用一种近乎病危的急迫感让她老公转了2000元过来,完成了此次逛街。
这真的是敌军太强大?我军太缺乏自制力?
也不尽然,也许《读人》能帮助你,更具体的认识你自己以及商场中的那些销售员们。
《读人》作者狄米曲斯博士曾任逾六百件法庭审判的顾问,在过万个研究对象上测试过这套读人方法,她不仅预测过千上万名陪审员,证人,律师和法官,而且有机会验证自己的预言是否成真。作为行为学专家,她被《美国律师》杂志喻为“先知”, 并入选2007年美国名人榜。
这本书也因为内容科学严谨,被美国多家律所和检察机构选为指定培训教材。并且畅销20年,一版再版,被《纽约时报》认定为百万畅销书 。还入选《开卷八分钟》年度书单!《欧普拉脱口秀》《早安美国》、BBC、CNN争相报道,狂受媒体盛赞。
本书中作者教我们如何通过从个人外表、肢体语言、语调、沟通风格、沟通内容、行动、环境等七个方面的信息来解被观察者的行为倾向。
帮助我们更系统更准确的读人,并且向我们展示如何看懂人有时自相矛盾的特征,解读他们透露出的信念和性格,还能通过刻意练习学会如何增强自己的直觉。
原文片段:
假如某人正在背通销售台词,你就问他一个针对式的问题,要他即时回答,如果他闪烁其词,就一直追问,直到他给出答案或者承认自己无法或不愿回答,这种反应本身也能为你提供信息。假若某个刚刚认识的人试图通过针砭世界时政来让你敬佩其智慧,那就试试他有多少本事。在适当的聊天时机中,问他对最新的电影有何看法,或者问他是否了解运动。你问的内容并不重要,你的目的是带他离开其舒适区,观察他有何反应。他是否乐意讨论其他话题?如果他不熟悉新的话题,是否仍然能表现得轻松自在、口齿伶俐?他提的问题是否聪明?又或者,他是否一直试图引你回去讨论由他主导的、令他感到舒适的话题?
——《读人》251页
其实销售员们都有属于他们的一整套“套路”组合拳,在商场里很常见的比如,衣服需要试一试,得看上身效果;你的肤色/气质如何,很适合这个衣服;今天有折扣;这个号只有一件了……
如何快速的识别,销售员们所说是否属实呢?
片段中告诉我们应对销售员们的套路,我们可以有以下反套路。
第一步:问他一个针对式的问题,并不断追问。比如:“刚才旁边那家店里说我穿红色好看,为什么你觉得我穿卡其色好看?”“你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异呀。果然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我还是得好好考虑考虑。”
第二步:提出专业性的问题。比如:“今年新款有哪些?和去年的款有什么具体的区别”等等。
第三步:带他离开舒适区。做这一步的时候请注意圆滑,毕竟销售也是人,不能直接甩脸走人,那样对自己也没好处。如何带他离开舒适区呢?比如:“最近新上映的电影”“最近的雾霾天气”等等。
第四步:观察他的反应。来判断你是否真的适合这件衣服。
举个例子,快过年了,上周我们举家前往某新开业的商场购置新年装,第一家店内,销售员说:你试试这件衣服吧,今年的新款。
穿上后,销售员不停的告诉我,很适合你,版型也适合,颜色也适合,新款有折扣。
于是,我问她:“去年的时候她们说我适合束腰的大衣,所以我买了一件束腰的,现在听你说,我好像又挺适合这种A字版,那我到底适合哪种呢?”
销售员楞了一下,然后说:“你瘦,都好看。”
然后我追问了一句:“那我就可以随意穿了嘛,没必要买这么贵的。我再看看吧。”
销售员又愣了一下说:“可是这个是新款,今天开业折扣很划算的。”
我又追问了一句:“那你觉得我应该买划算还是买适合呢?”
销售员说:“那你再转转吧。”
通过一个提问和两个追问,很明显,这个销售员并不觉得我真的适合那件衣服,同时她在不断的引导我去她的销售套路里,对于我这样不按套路出牌的顾客,三个问题过后,丧失了继续推销的兴趣,而我也成功的躲避了一次盲目消费。
有人说“一如套路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学习完今天的“套路”与“反套路”是不是可以对着钱包大胆的说一句:“嗨,钱包君,我会保护好你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