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下水作文】从“角色”到“自我”有多远 ——读伍绮诗的《无声告白

【下水作文】从“角色”到“自我”有多远 ——读伍绮诗的《无声告白

作者: 半夏简居 | 来源:发表于2022-09-02 21:02 被阅读0次

    文/沈周霄

    小说是从早餐桌上开始的,这只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母亲玛丽琳在大女儿莉迪亚的碗旁摆上了削好的铅笔和她的作业,父亲詹姆斯正开车去往上班的路上,哥哥打着哈欠从卧房走下楼,妹妹正坐在椅子上嘬着麦片。但莉迪亚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

    故事开场的第一句话是:“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单是这开头,这本名为《无声告白》的小说就已让人欲罢不能。全书十二个章节间虽有时间上的跳跃,但行文却收放自如,借助照片、电话、日记本、烹饪书等物件引出一连串的人事,采用多种叙事手法,多线交织并行,各个人物命运的起伏都在恰当时刻被予以烛照。1977年5月3日,这个原本平淡的早晨把俄亥俄州小镇上一个华洋混血的家庭搅了个底朝天,让他们不得不去面对那些深藏心底的秘密。

    父亲是华人,靠自己努力获得了哈佛大学留校任教的机会,但因华裔身份而被人顶替;他和玛丽琳的婚姻始终未受到玛丽琳母亲的祝福;他的肤色和少年时代受到的歧视使他特别纠结于女儿的合群问题,一直渴望获得周围社会的认同。母亲本有着自己的医生梦,但因大四时怀孕而仓促结婚,成了一名家庭主妇,她很希望自己身上没有实现的梦想,能够在女儿身上实现。

    小说中,每个人都有着心中的梦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都举步维艰。当成人的梦想受阻时,作为女儿的莉迪亚就成了平衡家庭各种需要的主角。父亲不善交际的自卑,母亲渴望不同的未酬,都转嫁到她的身上。“莉迪亚——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成为这个中心。”作为华裔移民的后代,莉迪亚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她只能寻求家人的认同。于是,她一次次假装在学校合群,假装喜欢物理,假装喜欢一切能讨父母欢心的事,在一次次扮演他人期待的角色之后,她迷失了自己。幼稚的成熟,过分的乖巧让她成了自我人生的“局外人”。“如果你不愿意笑,就不要笑。”她失踪前对妹妹汉娜说的一句玩笑话,读着让人心疼;书中不止一次描写到的她的笑容,明媚的,清晰的,又是多么地讽刺。生活在这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他们之间的爱和恐惧从来都是“无声告白”,他们保持着这世间最近又最远的距离。

    这是本写美国人生活的书,但却分明警醒着中国当下的教育。我曾看过一位父亲喜欢篮球,于是逼迫着不满十岁的儿子也要打篮球;我曾听过一位母亲觉得钢琴能培养气质,便把女儿送去学钢琴,后来又因钢琴在许多场合无法炫耀又后悔了;我亲身经历着中国听话式的教育,从小就让孩子要听话,对孩子最大表扬就是“你真乖”!中国的家庭和中国的教育总是设想着把孩子塑造成这样或那样,却恰恰忘了让孩子自己探索他该有的模样。一颗种子,落在了土里,或长成大树,或开出花朵,或成为小草,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它长成它该有的最美好的模样。这才是生命的斑斓和命运的奇迹。

    一个人当他成为自己的力量消失时,他的灵魂也就随之毁灭。作为一个老师,我渐渐明白最好的教育,就是要激发属于学生自己的梦想,给学生成长创造机会,而这种成长的愿望是每个人内心早就深植的,教育无非是把这些东西挖出来罢了。

    《无声告白》告白的是华裔家庭的故事,也是每一个“人”的故事。正如封面所言:“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附:【作文讲评】如何写作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怎么写?

    (一)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突出重点谈感受。

      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写读后感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要重视“读”。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泛泛而谈最不足取!这就要加以选择,突出重点。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二)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根据以上要求,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可概括为四个字:

      1、,概括地引述原文观点或具体文字的内容。

      2、,以所引内容为基点生发展开,发表议论。

         3、,在所引原文的基础上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或现实生活中相关的现象或问题。

      4、,提出看法,小结全文。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活掌握。初学者,当先建立规矩;等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后,方可破除规矩。

    (三)克服常犯的毛病

      根据以往经验,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

      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2、脱离原文空写“感”。

      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

      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4、感受认识太肤浅。

    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肤浅杂乱。联系实际常常是做自我检讨,或者在文章结尾写一些空洞的表态的话。这些都是应当注意克服的缺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下水作文】从“角色”到“自我”有多远 ——读伍绮诗的《无声告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qp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