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梁之疾也》

《高梁之疾也》

作者: 野之老 | 来源:发表于2021-11-09 10:25 被阅读0次

所谓“高梁之疾”,指的是那些平素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厚味及丰盛佳肴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据经文载,中医临证多见的此类疾病有:“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

先对这几类疾病略做一番解释:其中的“消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而“仆击、偏枯、痿厥”等,则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中风”所引起的突然昏厥、半身不遂的偏枯、及手足无力且冰冷的厥症;至于其中的“气满发逆,肥贵人”,则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那些呼吸气短,下气上冲胸等“肥胖症”患者。

这里重点说说其中的“消瘅”。消瘅,即经文所谓“热中”乃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与“三消”异。《灵枢经》言: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夫皆柔弱者,天元形体不充也。其本大气不足,五脏气馁,阴虚生内热,自是内热不解,而外消肌肉,故五脏之脉,皆以微小者为消瘅,是五脏之气,不能充满於荣分,而内有郁热以烁之也。故法以脉实大者为顺,虽病可治。若脉悬小而坚,则精活血槁,必不能耐久矣。是知消瘅之病,本起於不足,必以滋阴平肝清热为主也(宜生地黄饮子、玉泉丸等)。另外,关于“消瘅症治”《内经》注曰:瘅,谓消热病也。多饮数溲,谓之热中。多食数溲,谓之消中。《内经》曰:凡消瘅,肥实人则膏梁之疾也。此人因数食甘美而多肥,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注曰:食肥则腠理密,而阳气不得外泄,故肥令人内热。甘者,性气和缓而发散逆,故甘令人中满。然内热则阳气炎上,炎上则欲饮而嗌乾,中满则阳气有馀,有馀则脾气上溢,故转为消渴。

相关文章

  • 《高梁之疾也》

    所谓“高梁之疾”,指的是那些平素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厚味及丰盛佳肴所引起的一类疾病。据经文载,中医临证多见的此类...

  • 精读《黄帝内经》(第233天)

    【通评虚实论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暴厥...

  • 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3)

    8.10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〇疾者,恶而欲去之也。勇与贫非乱也,好之疾之乃乱耳。不...

  • 《论语》雍也篇6—9

    6.9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①...

  • 《论语》雍也篇10

    【原文】 伯牛有疾①。子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注释】 ...

  •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之论语6.10》伯牛之疾—诚知此恨人人有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冰雪译文...

  • 《論語·泰伯第八》疾之已甚,乱(10)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君子对待小人,不能“疾之已甚”,应该择时、择机而行,...

  • 《论语》读书札记四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论语·雍也》6.1...

  • 孔子的“病命一理”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冉伯...

  • 晓风残月学《论语》(45)

    【原文】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 冉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梁之疾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sm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