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又逢新年做计划的时候,大家的压力都比较大,晓楠说Mind和Brain里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都好了,所以年底相关的活动分享都和心理相关。这次的《拥抱困难 享受孤独》晓楠选的书籍是《幸福的勇气》。自己每次到了年底确实更加焦虑(其实也贯穿一整年),工作要做好,孩子要陪好,想看书,想写作文,想练字,想画画,想学英语...目标很多,能实现的有哪些?自己一直在做加法,有时候确实也需要给自己做减法。在稀缺的时间和精力里,选择自己觉得最重要的事情。
关于“课题分离”的原则,晓楠说要分清楚他人课题和自我课题。以前的我老是会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挺好的,对人也挺和善?他对我的评价怎么是这样?还有和对象的相处也是一样,爱人比我先参加工作,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会想我经常给他发短信、打电话,他给我怎么发的少,打的少?后来虽然也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的去充实自己生活,让自己独立起来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现在想起来,这些不就都能用自我课题和他人课题来解释。我只要做好我自己的,主动去爱,别人的评价都是他人课题。我只要做我自己就可以了,不要想结果、回报。
生活中的三棱镜,“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晓楠说她自己每天很开心,是因为她只关注了三菱镜的第三面,以后怎么来做?我在自己的生活中调整情绪也蛮擅长的。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是挫折,会大哭一场,或者去爬山,或者去给姐妹打个电话,然后迅速的调节自己,客观地去评价自己目前的一个状态,定个目标,然后马上就开始行动起来。不如意的时候,刚开始确实也是想到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自己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变成了特别感谢自己的经历,也感谢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给我帮助的、甚至给我带给伤害的这些人,因为是他们教会我成长。所以到后来就变成了感恩环节,然后就是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
教育孩子既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不批评我们都知道,“不表扬”书中阿德勒的观点认为里面会有一个很大的陷阱,被表扬的孩子以后的目的是“获得表扬”,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他们并不是在做“好事”,只不过是在做“能获得表扬的事”。他们的世界观就是“如果没人表扬就不干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就干坏事”。虽然也认同啊,但是觉得每个人,每个孩子也都不一样,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但是表扬的到位确实更能鼓励小朋友和自己。
一切快乐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信奈是选择和行动,只有尊重了,我们才能信奈别人。在9月22日, 晓楠在分享《幸福的方法》里也说到过一个亲密关系这个词。亲密关系并不光是说跟伴侣的,跟朋友、同事、家人的亲密关系也都在幸福的方法里讨论到,其实觉得这个也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个人幸福来说非常重要,与朋友、家人和爱人共享没好时光是幸福的必需品。财富地位这些东西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长久的幸福关系。如果我们有很好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的话,我们能预测到他更容易获得幸福。
我们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正如两个人一起跳的舞蹈,不去想未知的将来也不去考虑根本不存在的命运,只是与眼前的伴侣一起舞动“现在”,不去想将会走向何处,牵着对方的收,关注今天的幸福与此时此刻的感动,不停旋转不停律动,又连接上了《幸福的勇气》的上篇《被讨厌的勇气》里提到的,人生就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充实就已经足够。跳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跳到哪里谁都不知道,只需要一直跳就可以,我们把当下做好。
我们每次的暖聚也都走向最后的分别,现实就是我们为了分别而相遇。在所有的相遇与人际关系中,不断朝着“最佳分别努力”。是的这次的暖聚结束了,大家也马上分别,大家也都在继续加油,读书、写作、学英语,输入的同时继续输出,我们也期待着下次的暖聚,每个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也每次朝着“最佳分别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61181/c3593e2dc009bf6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