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北鸢》

作者: 尹口快乐心yao | 来源:发表于2022-10-18 22:04 被阅读0次

    文/快乐心

    近来,在微信读书软件阅读《北鸢》,被葛亮的文字着迷。小说是从卢家和冯家两条线分别展开,该书以民国商贾世家子弟卢文笙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其身后两个家族的沉浮命运为背景,以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等各色人物为素材,编织了一张恢宏曲折的故事网络,映射出波诡云谲的民国动荡史。

    卢文笙是卢夫人在街边抱养的一个孩子。抓周的时候则获得“无欲则刚,目无俗物”的称赞,此后的行为举止更是完全不像一个小孩,且时有一些异于常人的地方出现。

    他从小见证了卢家的兴盛家变,父亲和姐姐死于疫情,他成了家里所有人的期盼。

    卢氏昭如,卢文笙的养母。昭如姓孟,相传是亚圣孟柯的后裔,但是在民国时期,这一支家族已经到了花果飘零的没落地步,大姐昭德下嫁土匪军阀石玉璞,二哥盛得投靠军阀获得一官半职,继而失势做了万般颓唐的寓公,唯有老三昭如嫁作商人妇,能够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昭如是“先天的颟顸,使得她少了许多女子的计算与琐碎”。这种天性的宽厚仁义,不仅表现在她对于下人(小荷)、弱者(小湘琴)、亡者(秀娥)一视同仁的好,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她与丈夫卢家睦夫唱妇随,培养一种儒商精神。

    另一条线是冯家,开始讲的都是一屋子女人的事,几个小姐妹性格各异,有的早早嫁人不幸福,有的与老师私奔,唯有思想有见识的仁桢与这个家族有点格格不入,父亲也好像是个局外人,爱听戏、唱戏,与名角言秋凰颇有情缘。

    名角言秋凰这个人物形象很是喜欢,青出于蓝胜于蓝,与师父争台拼戏,积郁成疾的师父殁了。她一身素裹,硬是守了半年的丧。临了给师父的遗像磕了一个头,立下誓言,从此离开京津伶界。各地转换,到了襄城。出场的那个气质很是震慑。开场锣鼓响起,赵高踱着方步走出来。形态沉郁,倒是颇有气势。家丁念白:“二堂传话,有请小姐出堂。”众人屏息,望向台侧。哑奴速行立于台中。只见言秋凰一身黑帔,莲步轻移,慢慢进入视线。站定,垂首。待她抬起头来,幽幽念道:“杜鹃枝头泣,血泪暗悲啼。”同时向台下张了一眼,仁桢心下遽然一惊。她并未意识到,瞬间,这一眼会影响了她之后数十年的审美。她只是惊奇,一个女人的哀戚,竟可以在眼神流转间,被表达得如此美丽,如此内容丰富。是哀而不伤,却也是穆然成习。

    言秋凰身上还有梅兰芳宁折不饶的民族气节,不愿给日本人唱戏,宁愿喝烟灰让嗓子暂时哑掉。

    文笙和仁桢两个少年在特定的空间里彼此互相吸引。在戏院里,仁桢对喜欢的青衣武生沉入其间,入戏很深。不喜欢的戏份她会东张西望,直至眼神落到包房那个神色坦然,始终没有变化的少年身上。再到他们因风筝面对面的站立。

    放风筝的人,是个少年,只穿着件青布衫子,在这萧瑟的风里,看起来有些冷。仁桢看他是全神贯注,身体纹丝不动,只是手在轻轻地有节奏地扯拽,操纵着风筝的飞翔。头是半昂着,能看见在金黄色的光线里,他侧面的剪影。他脸上并无表情,没有哀乐似的。

    仅仅彼此一句“我认得你”,好像就注定了他们前世今生的遇见,以及后文结为夫妻,伉俪情深。文笙的沉稳少言显得木纳,仁桢的活泼开朗好像就形成了他们个性之间的互补。

    这本书的情节,形散神不散,虽然涵盖面很广,涉及了很多家族以外的人和事,看多了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每一处文字读起来都有很多可以勾画之处,有一种美的阅读享受。这也是我不忍离开,想把它读完的原因。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北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vs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