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变化太快,很多人感慨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不完全是孩子不好教了,我们也不能老用过去的方法,用我们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来教我们的孩子。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开放,而我们家长也需要更多的学习,开放,才能够更好的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做为妈妈,我家孩子现在7岁半,小学二年级,在自我成长方面,我一直在路上,也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也欢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今天分享的主题是一本跟儿童有关的书《孩子的宇宙》,这是河合隼雄的育儿系列书,全书有三套,分别是《孩子与学校》《孩子与恶》《孩子的宇宙》,我是在去年一次上台湾老师星星小姐的课时,被推荐的这套书,也是在去年看完的。看这套书的时候,特别有感触,因为我发现,书中写的很多情形,都是我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所以,有时候在做儿童成长相关工作的时候,感觉一方面是在帮助孩子成长,一方面也是在寻找自己,了解自己。
作者河合隼雄,是日本心理学界重磅级人物,临床心理学家,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到“日本再无心理大师”,可见他的影响力之大。他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良师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灵导师,也是台湾绘本大师几米的灵感来源。
今天,我主要分享其中一本《孩子的宇宙》,这是一本探寻孩子的宇宙的书,每个孩子的内心都存在着一个宇宙,这本书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及很多儿童文学作品的人物,来解读孩子的宇宙。
这本书分为7个部分,分别是孩子与家人、孩子与秘密、孩子与动物、孩子与时空、孩子与老人、孩子与死亡、孩子与异性。
一
孩子与家人。这里有说到,我们的孩子在儿童时期,大都会有一种,不愿自己被当成孩子来看待的,这样的想法,不知道大家在自己身上或者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反正我们家孩子是有这样的时候,特别想当小大人,想跟大人一样,不愿自己被当成是小孩。
有非常多的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都有想过要离家出走,或半真半假的进行过离家出走的行为,从未有过这种想法的人反而是少数。因为在离家出走的背后其实是孩子自立意志形成的过程,但一般情况孩子会发现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处理得好,最后父母与孩子的感情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所以如果我们有遇到自己的孩子或身边其他孩子有这样的征兆,千万不要着急,不要急于贴标签,去沟通,去发现,好好处理。
孩子是生活方式的变革者,这里讲了两个生动的例子,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一个是儿童文学里《两个小洛特》里的故事。现实生活的咨询例子是,有一个小女孩儿有暴力倾向,妈妈去做咨询,是给妈妈做咨询而不是孩子,后来改变了妈妈的生活方式,最后女儿的暴力倾向自然就好了,具体情形书里讲得更详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里就说到,儿童文学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他更是大人们看见孩子的眼睛,观察孩子的窗户,用心阅读儿童文学,可以让我们大人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心理感受,会给大人们意想不到的一片孩子的宇宙。
二
孩子与秘密。孩子为什么会有自己的秘密?这跟孩子的自我同一性有非常大的关系,就是说孩子希望有一种,我就是我,的简单表述,而不是依赖爸爸妈妈的存在,才能找到自我。这个时候,秘密就是最好的东西,秘密一般会在孩子10岁左右开始出现。当然有的秘密是开心的秘密,有的是不开心的秘密,开心的秘密,对于保守秘密的人来说,他其实是希望别人知道他有这个秘密,但又不知道这个秘密具体是什么。因为如果没有人知道他有这个秘密,他会觉得很无趣。其实有时候我们大人也是这样的,是吧?
对于不开心的秘密,我们尤其需要用心对待,这里有一个案例,一个小女孩,在5岁的时候差点被性骚扰,然后在她的成长过程一直有被类似这样的事情所困扰,然后在她30岁的时候,因为结婚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然后她就跟她的母亲说,在小时候5岁时,怎么怎么样,她母亲当时说,都快30岁了,还拿小时候的这样的事情来说……很遗憾,后来不久,这个女孩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其实这个母亲从理性上来讲,说得没错,但是她不够了解孩子。所以,我们有时候我们不经意的表现,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去了解孩子。也许我们不能改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不能主宰孩子的命运,但是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孩子,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最好的支持和陪伴。
三
孩子与动物。这里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在家里话特别多,在学校就不说话了,这就是选择性缄默症。老师和家长都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没有好的办法之前最好就是沉默,以免适得其反。有一次,一个同学带了一个乌龟来学校,老师发现这个孩子对乌龟特别感兴趣,在面对乌龟的时候他的表情特别温和,有了表情变化。然后,老师就把这个乌龟养在教室里,并且和全班的同学一起爱护乌龟,并委托小男孩照顾乌龟,老师发现当同学跟小男孩谈起乌龟时,男孩儿会点点头给点回应什么的。突然,有一天早上,同学们来学校的时候,发现乌龟不见了,老师说:不好了,小男孩儿的乌龟不见了。然后大家就一起找,找了很久还是没有找到,大家都很失望,突然,听到小男孩哭了起来,并且说话了,他说:我的乌龟不见了。同学们惊呆了,过了几秒钟,大家欢呼起来,因为小男孩说话了。后来,小男孩在学校就能正常的说话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非常感人,我也非常佩服这个老师的细心、用心、智慧。
关于孩子与动物的故事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书。同时,孩子有时候也会有对动物,欺负动物的时候,其实这是孩子爱与恨两种相反感情暂时的无处安放,可能跟最近他的心情,亲子关系,朋友关系有关,我们不要觉得孩子反常,给孩子贴标签,指责孩子,去理解孩子的纠葛就好。也可以试着了解孩子最近是不是有哪方面的关系受到了影响。
还有一点特别有感触的是,大部分孩子会在10岁左右经过一个“隧道”或者说是“蛹”的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会突然,从成绩好变得不好,从很爱说话变得沉默寡言,我们就会特别担心。其实这个变化和过程,就是孩子要经历的“隧道”或“蛹”,这是在豁然开朗前必须要经过的,到了一定的时期孩子会破茧而出。不过,人毕竟和蝴蝶不一样,蛹的时期有的很长有的很短,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也不是所有蛹变成蝴蝶就万事大吉了。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耐心的陪伴和等待,静待花开。
四
孩子与时空。关于孩子与时空也有好几部经典的儿童文学推荐,文末,我会统一整理出来这本书里推荐到的书目,供大家选择阅读。这里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育学家蜂屋庆提出的一个“此侧世界”与“彼侧世界”,此侧世界就是我们经常关注到的技术性世界,彼侧世界是我们容易忽略掉的超越性世界。而我们现在教育的盲点也在于热衷于传授孩子技术性能力,在学校也被分为优秀生与一般生。当然,我们现在已经很多学校在提倡重视每一个孩子的理念,这就是在逐渐地重视孩子超越性世界的空间。无视超越性世界,只注重技术性世界,会让本来相对性的评价带有绝对性的分量,结果就会出现仅仅以孩子的学业成绩来进行绝对性评价这样的事情。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之前我就有这样的理解,但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读到这里,就是找到了一种作者写出了我的心声的感觉。当然,如果只注重超越性世界,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里有一个通道,通往彼侧世界的通道,每个孩子,甚至每个大人,都需要建立、拥有一个通往彼侧世界的通道,通往灵魂的通道,并能相对的来去自如。而这个通道在儿童时期是最容易建立的。
五
孩子与老人。这一部分开头有一个说法特别有意思,说到老人与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亲近性,因为孩子来自另一个世界,而老人马上就要去另一个世界了,两者都与另一个世界相近。当我们青年和壮年都忙着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时,老人和孩子被这种不可思议的亲近性连接在一起,互相庇护、彼此共鸣。当时看到这里觉得特别有趣。在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两个案例来说明,有时候,老人是孩子的引导者,有时候,孩子是老人引导者。具体案例,我就不分享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书。
六
孩子与异性。这里有说到,人,对未来配偶异性的形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自己的父母为原型而形成的。对于男孩来说是母亲,对于女孩来说则是父亲,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起到了决定未来配偶形象的作用。当然,也有一些反面的教材。人是在逐渐离开对父母的眷恋过程中慢慢自立的,作为离开父母的第一个阶段,首先会产生的,就是异性兄弟姐妹的依恋。比方说,在青春期,我们会看到一些女性拥有哥哥这样的异性伙伴,男性拥有姐姐这样的异性伙伴,都没有血缘关系,但虽然说是哥哥,但在其底层其实是流动着男女关系的爱的一种关系。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人在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侣之前,必须经历各种与异性的关系,如果走错一步,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事态,所以,作为我们家长,最好不要在孩子这种情感、情绪中介入太多,过多介入有可能引得叛逆心理,适得其反。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从小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保持沟通,同时保持距离的陪伴孩子经历这些事情,在孩子情绪平复的时候,给孩子一些供判断的信息,让孩子看见更多的选择。
总结
以上是我对《孩子的宇宙》这本书的简单分享,我只是分享了其中一部分内容,希望其中有一点点内容能引起了你的思考。
陪伴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有耐心、有方法、有智慧。为了我们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作为家长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这是这本书里提到的儿童文学的书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性格、当下的需求进行选择性阅读:
《天使雕像》、《两个小洛特》、《秘密花园》、《纳尼亚传奇》、《汤姆的午夜花园》、《爱丽丝漫游奇境》、《忠心的约翰内斯》、《幻想的小狗》、《玛丽安的梦》《乔康达夫人的肖像》《那时候的弗雷德里希》《再见我的哥哥》《阿信坐在云彩上》《时间旅行者》《雷蒙娜和妈妈》《是谁杀了你》
以上儿童文学书目的具体书评可以上豆瓣查看一下,再进行选择性阅读。
最后,还有13天就到2020年的春节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欢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