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7480/1747b8d931032261.jpeg)
二十几年前,赵叔五十出头,仍是一个人过日子。没有别的职业,平日就靠放着一群绵羊勉强维持着自己的生计。
几年过后,由于赵叔的老寒腿经常发作,他觉着这么整天跟着一群羊跑东跑西的有点儿吃不消了,就琢磨着把羊卖了干点儿别的。
赵叔只是这样打算着。他知道,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前,他是绝对不能把羊卖掉的。
因为从小,他那个教私塾的父亲就经常给他们几个弟兄讲一个道理,人不能懒惰,得吃动转之食。要不,即使你趁座金山也有吃完的时会儿。这就叫“坐吃山空”。
赵叔弟兄几个守着个私塾先生,虽没一个上出学来,可这些生活道理却深深扎根于了他们的脑子里了。并用此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打无准备的仗。
就像这次,赵叔虽有了打算,却也没有盲目的急着做一样。他也怕万一找不到合适的活儿自己又把羊卖了,就相当于自己断了自己的一条财路。这样的话,后面的日子会不好过。
就在这节骨眼上,隔壁周家外甥(一工程队的包工头)打电话给周家大舅,说他准备给自己放建筑材料的后方基地找两个看大门儿的。
活儿不累,平日有工地上的工人去基地取东西的时候帮忙开个门儿见个数就行。除此,没事了,围着围墙四下走走看看,以免有小偷小摸儿的趁人不备对基地上放着的材料做手脚。
周家外甥首当其冲地就想到了自己的大舅。一来为了感恩。他没有忘记当年,在他的亲生父亲抛弃了他和他的母亲又另寻新欢后,是他的大舅和大舅妈给予了他们母子俩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二想光明正大的给予大舅一家一些帮助。
周家外甥知道大舅家日子过得十分拮据,平日里他有心给予他们更多的经济帮助(实际上这样的帮助他一直在做着),可他也看得出大舅和大舅妈在接受他的给予时是那么的不情愿。
与其这样让他们不情不愿的接受,倒不如让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来赚取生活费。这位外甥就想到了一个法子,租了郊区一片空旷的地临时建起了一个后方基地。他想让大舅过来看大门儿,她想让大舅心安理得的拿着自己的工资过生活。
电话中,周家外甥告诉大舅,让他帮忙再找一个靠得住的人一块儿过去。大舅年岁毕竟也不小了,周家外甥考虑着给他找个伴儿也好有个照应。
周家大舅就选中了这位为人憨厚处世老实的老邻居赵叔。周家大舅跟赵叔说明情况后,赵叔自然没得说,没考虑就答应了。
接下来,赵叔就开始为这次的出行做准备。他先给羊贩子打去电话,让他开车过来把羊拉走。
赵叔并没把羊全卖光,而是捡着好的健壮的大小一共留了十二只,托付四兄弟照看着。条件是,在他不在的日子里,十二只羊繁育的后代,包括这十二只,他的兄弟都可以自由买卖。等到了有朝一日他回来了,再随他在羊群中挑六只就行。
兄弟俩就这么商量定了。此时的赵叔觉着自己再没后顾之忧了,才跟周家大舅约好,一块儿去了周家外甥的建筑基地。这次同去的还有周家舅妈。说是去,实际上是周家外甥亲自开车接过去的。
周家大舅腿脚不灵便,又上了年纪,他比赵叔大七八岁呢。周家外甥知道,他自己平日得经常往工地跑。这样的话,就无暇顾及大舅的生活。为了安全起见,周家外甥让大舅妈也一块儿去了。
自此,周家大舅,周家大舅妈,还有赵叔三个人就欢欢喜喜的在周家外甥的建筑基地上干起了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77480/dff34def5c652fda.jpeg)
2019.07.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