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你关注什么,对你的眼界、思维方式、情绪,都有影响。
如果想对孩子的提高有帮助,家长自己就要留意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多对具体的知识发生兴趣,少关注外在的那些噪音,比较、成绩、升学焦虑等等。
养成这种关注事情本身的习惯,对自己也非常有益。
我觉得很多家长,把焦虑所用的精力拿出来,静心做事,变得“傻”一点,像阿甘那样,打乒乓球,就盯住那个小球,少想其他,就会好很多。会少了很多内耗,多学到有趣的知识。
归根结底,结果并非焦虑就能改变的,但途中我们学到了,提高了,享受了求知的乐趣,就达到目的了。
知识随处都在,听故事遇到个地名,去地图上一起找找在哪。这就是地理。吃一种蔬菜,琢磨一下这是根还是茎,这就是生物。遇到个成语,这最初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就是文史。听一首曲子,作曲家是谁,什么时期流派的。城市里有疫情,哪些措施最少影响工作生活效率最高……和孩子一起学习。
学习该努力当然要努力,只不过家长要灵活些,有办法,别乱焦虑。比如男孩小时候不太在意分数,没那么大劲头学,这时分数不必求完美,但也要投其所好,该练的练,该发展的发展,运动、智力游戏、课外书……都积累着,以后他自己想学好时,才能有基础。所谓逆袭,很多只是之前积累的没有机会展露。
对于幼儿和小学生,很多事情如果家长能带动一下,一起做,效果会好于说教。
比如,有点难度的书,和孩子一起读,或者读给他听,或分头读,再聊聊。一起写字练书法,一起跑步运动……
只要亲子关系很好,低龄孩子就会喜欢家长的陪伴,也乐于模仿,俩人也能分享体会,有的交流。很多事情要亲身去做,才知道其中的乐趣和难度都是什么。
共同做事,你俩是团队伙伴关系,不是监工和工人、警察和小偷。当然,这就需要家长有时间、有精力。这是很大的挑战。
另外也要家长有好奇心求知欲,能读得进去书,能去运动流汗,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你都做不到,就很难让孩子有信心和意愿去做。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知行合一,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我们生活得好,孩子成长的环境就好,你就不用那么费力去管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