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想法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

作者: 水瓶座男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2:03 被阅读66次

    先简单介绍一下吴军:

    • 吴军,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现任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等职。吴军博士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和副总裁分别任职于Google公司和腾讯公司。

    • 在Google公司,他和同事一同开创了搜索反作弊研究领域,成立了中、日、韩文产品部门,设计了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领导了Google自然语言分析器、自动问答等研究型项目。在腾讯公司,他负责了搜索、搜索广告和街景地图等项目。

    • 作为风险投资人,他成功地投资了数十家硅谷和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吴军博士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大学之路》《文明之光》《硅谷之谜》和《智能时代》《见识》《态度》《具体生活》等多部畅销图书,并多次获得包括文津奖、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在内的国家级图书大奖。


      吴军博士

    本文为《见识》吴军的金钱观,也是他在自己的职业经历、个人发展和精进上的思考和原则。

    ——希望能为大家带来思考和益处

    先说结论,他的五个金钱观点:

    •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 4.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再说鲁迅的故事:

    鲁迅先生讲,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然后他又具体解释道:“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鲁迅是一个很实在的人,他绝不假装清高,该享受的物质生活还是享受的。鲁迅的收入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而言是相当高的。他当时在教育部任职,每月的薪水是300块大洋,那时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费是每月两三块大洋。

    毛泽东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过管理员,每月薪水8块大洋。在民国初年,贝聿铭的叔祖贝润生先生买下了苏州狮子林,那么大一个园林,价格才9000两银子,大约12000块大洋,相当于鲁迅三年多的工资。当然,贝润生先生后来又投资对狮子林进行改建,才形成今天大家看到的狮子林。不过这至少说明鲁迅先生当时的薪水极高。除了“干薪”之外,鲁迅的稿费和讲课费也不少。顺带说一句,鲁迅在北京大学兼职讲课,并不算正式的教职人员,这种外聘人员当时的头衔是讲师,并非鲁迅达不到教授的要求而给了讲师头衔。

    鲁迅还有一个特点,他一方面拿国民政府的钱,一方面还骂国民政府。鲁迅自己讲,饭碗可以跟理想分开。我们今天很多年轻人动不动就说为了理想,把工作辞了,然后在外面混一圈什么都没有做出来,再跑回去“啃老”。吴军甚至见过一个男生去“啃”收入低微的女朋友,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他。2016年,吴军把很多想创业的人都劝回去上班了,因为吴军觉得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物质上。

    挪威著名剧作家易ト生写过一部名剧《玩偶之家》,里面的女主人公娜拉一直活在传统的婚姻制度下,跟丈夫的关系非常不平等,最终她觉醒了,终于离家出走开始了新的人生。几乎所有人在读完这部戏剧后都会赞扬娜拉追求自由平等的反叛精神,女权运动者对她更是赞叹不已。可是鲁迅的看法却不同,他写下了《娜拉走后怎样》一文。

    鲁迅写道:

    • 可是走了以后,有时却也免不掉堕落或回来。否则,就得问:她除了觉醒的心以外,还带了什么去?倘只有一条像诸君一样的紫红的绒绳的围巾,那可是无论宽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

    • 她还须更富有,提包里有准备,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

    •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 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吴军总觉得人们的议论是不但昨天和今天,即使饭前和饭后,也往往有些差别。凡承认饭需钱买,而以说钱为卑鄙者,倘能按一按他的胃,那里面怕总还有鱼肉没有消化完,须得饿他一天之后,再来听他发议论。

    • 钱——高雅地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鲁迅是吴军非常钦佩的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吴军颇为赞成他的一些看法。也就是说,吴军赞同“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年轻人,不要因为看到很多人辞职或者退学后发了财,就天真地认为只要将自己置之死地就能后生。现实情况往往是,置之死地后大部分情况是死掉了。很多人尤其是媒体为了哗众取宠,过分渲染退学创业的故事,但是他们常常故意颠倒因果关系。盖茨、佩奇、布林和扎克伯格退学创业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找到了挣钱的方法,然后才退学,而不是反过来,因为退学,所以创业成功。

    不过,本文中吴军更想说的是对钱的态度,而不是钱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如果用几句简单的话概括吴军的金钱观,可以概括成这样5句话:

    • 1.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 2.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 3.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 4.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 5.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下面就来一一说明吴军对于金钱的一些具体思考。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观

    一、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

    很多人一辈子,尤其是前半辈子非常辛苦地打拼,凭自己的能力、努力挣钱,而且常常为了挣钱放弃了一切,比如自己的健康、亲情、友情和幸福。

    但是,他们没有想通一件事情,那就是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挣钱也是如此。对于那些能够留下巨额遗产的人,最终钱只有三个去处:

    • 1.在生前都花掉,花不掉就糟蹋掉。
    • 2.交给山姆大叔(美国的绰号和拟人化形象)这样的国家部门或者慈善机构(中国现在还没有遗产税,但不等于将来没有)
    • 3.留给他人,包括后代。

    没有第四个去处。

    古代帝王在墓中放了太多随葬品,除了“鼓励”盗墓,没有任何益处,倒是欧洲的君王或者名士用一个简单的石棺葬在教堂里,得以安息。钱这东西,上帝会借给大家,让大家花,花不掉的他都会拿走。很多人觉得把钱给了孩子会让他过得好,这件事情得两说,朱元璋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孙会发出“愿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的感慨;100多年前,美国很多超级富豪发现给孩子留太多钱反而害了他们。

    很多人挣的钱,甚至没有到死,就已经先还给了上帝。当前社会上有一句话,“前半生用命换钱,后半生用钱换命”,讲得一点都不错。在美国,看病花掉了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7%,美国人估计到2020年,这个比例要达到20%。相比之下,美国人每年吃饭才吃掉GDP的5%,比吃药少很多。在中国,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大家看看周围的老人就能知道,长辈们是吃饭花钱多,还是看病和吃药(包括保健品)花钱多?恐怕后者要多
    得多。

    还有很多老人,为了多活两周(或者家人们希望他们多活两周),花掉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如果这样,何不在自己行动方便的时候对自己好一点呢?不要那么拼命挣钱了,爱惜一点自己的身体,多享受享受生活。同样,很多人为了挣钱不花时间陪伴孩子,等到孩子逆反起来,没能上个好学校,捐钱再走后门,这样的钱不过是在自己这里过一道手而已,并不属于自己。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极限的,在这个极限内努力,效果会比较好;已经接近了自己的极限,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想超越极限,是枉费心机。挣钱也是如此。超过自己的能力去挣钱,即使有所收获,各种成本也会太高,并不合算。也就是说,可能是挣了一元钱,但在其他方面损失了两元钱。想清楚这一点,人就能过得比较潇洒,孔子说的“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大文豪,鲁迅这辈子就过得比较潇洒,虽然他的寿命不算太长,但是他一辈子想做的事情都做了,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相比之下,同样是大文豪的巴尔扎克,为了挣钱,大量出版书籍,夜以继日地连续工作了20年。他每天晚上6点钟上床,半夜12点起床,点上蜡烛,一口气工作到第二天早上,到7点的时候沐浴、休息一会儿,等出版商上午把稿件取走后,再工作到下午,每天写作16个小时,完全靠咖啡支撑,因此到40岁身体就完全垮了。当然有人会问,他为什么不晚上10点睡觉、早晨4点起床呢,同样是睡6个小时,却健康得多。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自己不长期写作,吴军自己写书有这样的体会,每个作家并非一天任何时候都会才思泉涌,在特定的时间写作效率会高很多。吴军自己就是这样,想必巴尔扎克也是如此。巴尔扎克去世后,医生发现他因为饮用了太多的咖啡,骨头都是黑的。巴尔扎克当然很高产,大量的版税收入让巴尔扎克过上了豪华的上流生活,但是那样的生活让他依然入不敷出,然后他又得更加拼命工作。这样的生活,吴军是不会过的,也不建议任何人过。既然钱是上帝存在我们这里的,回头都要还给他,我们又何必要钱不要命呢?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观

    二、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

    钱的本质是什么?

    • 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我们不妨看这样两个例子。

    如果你运气好捡到一颗钻石,你就有了钱,因为你拥有了一部分自然资源;如果你买了一块土地盖房子,你花出去的钱就换得了土地这种自然资源。对于人的资源的拥有,也是如此。当你花钱买一辆汽车时,除了换回了一点钢铁、橡胶等少量自然资源外,其实是花钱买生产线上工人的时间;当你请保姆打扫房间时,其实就是买他们的时间;当然,如果花钱到游戏厅打游戏,你就买了腾讯这样的公司里面工程师的时间。至于腾讯这样的公司为什么能够日进斗金,是因为它把握住了玩游戏的人的心理,知道打游戏的人愿意拿出很多个人的资源去换取那片刻的愉悦。当然,你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你提供了你的时间为大家做了有用的事情,也就是说是将你的时间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 因此,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

    一个人有100万元存款,另一个人有1万元存款,前者可以得到的自然资源,或者可以使用的他人的劳动时间是后者的100倍。当然,用钱换取什么自然资源、使用他人做什么事情,是你的事情。

    如果体会了钱的这种本质,你就能体会吴军所说的“钱只有花出去才是自己的”。当你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而利用了社会资源,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如果钱放着不用,就失去了这个意义,最终上帝会把它收走。很多人说舍不得花钱去享受精神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其实是让自己失去利用资源进步的可能性。当然,你如果把钱浪费掉,比如烧掉100万元现金(不论是真的点把火烧掉,还是跑到股市上烧掉),实际上相当于将自己对资
    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放弃了。等你再想调动资源时,发现调动不了了。

    如果想让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对于“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概念,吴军一直觉得昨天无论好与不好,其实已经无法改变,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

    ps:沉没成本( sunk cost),在经济学中指代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如果我们过去过得很好,那是我们的幸运,为此一定要感谢上帝和周围的人;如果过得不那么好,把今天过好还不晚。对于未来,很多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吴军小时候也总梦想着有特别好的未来,但是上大学之后就更看重今天了,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是吴军的一个原则,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把钱有效地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至于是否该“攒钱”,吴军认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儿积蓄来应急,这样遇到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这是吴军对钱的第二点体会。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观

    三、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

    世界上任何东西的获得都是有代价的,钱也是如此。我们总是希望得到所有想要的好东西,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喜欢的人时,也想和他(她)永远在一起,这是人之常情。在精神层面上的财富,比如声望和名誉,我们也想得到。但是,得到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有代价的,更重要的是,获得这些东西可能意味着我们要失去另外一些已有的东西,这一点绝大部分人会忽略。因此,在追求任何好东西(无论是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的)之前,吴军都会问问自己,他们(它们)是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还是给他带来麻烦。

    一些读者朋友私下里问吴军:“你买奢侈品吗?” 吴军说买,甚至可能还买了不少,因为它们不仅品质好,而且是吴军做产品设计研究和市场营销研究的素材(关于这一点吴军在《硅谷来信》中用了7封信的篇幅介绍)。但是,吴军买奢侈品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能让吴军的生活因此变差。所以,为了炫耀而购买奢侈品的事情,吴军是不做的。前两年媒体报道有年轻人用肾去 iPhone换手机,这就实在不值得了,因为他将来的生活会变差。不仅如此,如果为了 iPhone买就要降低两个月的伙食标准,也是不值得的事情。吴军说他在见过国内很多人,为了房子能大几平方米,节衣缩食,什么娱乐和享受都放弃掉了。在美国吴军也见过类似的情况,买了一所大房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精打细算,开了10年的车子无法换新的,家里没有钱配置家具,只好从宜家买一堆简易家具,买食品总要等到有折扣券的时候。这时,无论是 iPhone还是房子,给生活带来的麻烦都超过了便利。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业品都没有收藏价值。如果一个有钱的女生,买一堆路易·威登或者香奈儿的包包,每天换一个用,也就罢了;如果天天藏在衣柜里舍不得用,实际上等于是把可以调动的资源浪费了。吴军说他见过不少女生省吃俭用买一个两三万元的包,从来都舍不得用,吴军总会开玩笑地说:“那你还买它干吗?”对于所喜欢的东西,如果付出的代价是让生活质量变差,那就算了,这是吴军的金钱观的第三点。

    ps:(在美国,宜家的家具通常被认为是租房子的年轻人临时使用的廉价家具)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观

    四、钱是挣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

    几乎所有工薪阶层的人都在讲,在钱的方面最大的苦恼就是觉得钱总是不够花。其实这种感觉不只是工薪阶层有,富人也是如此。美国有一个心理学调查,问不同收入阶层的人有多少钱就能花起来比较随意。年薪2万的人讲,有4万就好了;而年薪有4万的人则说,需要8万…最后年薪100万的人说,需要200万才够花,反正都是现在收入的2倍。

    为什么是2倍而不是10倍呢? 因为年收入4万的人想象不出年收入100万的人是怎么花钱的。 为什么年收入100万的人觉得钱还是不够花呢? 因为到了那个收入水平,就想做更多的事情、花更多的钱。布隆伯格讲过一件事,他在当纽约市长时,一位亿万富翁跑来找他,说愿意出资10亿美元改善纽约市的公立教育。布隆伯格在感谢他之后讲,纽约公立教育一年的预算是250亿美元,言外之意,10亿美元不会有他想象的那么大帮助。这位富翁走后就再也没有联系布隆伯格。吴军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即使对于亿万富翁来讲,也有钱不够花的时候。

    既然钱不够花,只有两个解决办法:多挣点或者少花点。但是,从根本上讲,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一个人很难用5元钱办成10元钱的事情,有工夫费这个省钱的心思,不如多花点工夫去挣到10元钱。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要想多挣钱,就要讲究挣钱的效率,而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挣钱,这种方法显然不可取——一个人就算工作两倍的时间,最多多挣一倍的钱;而任何能够轻松挣大钱的人,单位时间挣钱的效率可以比普通人高出三五倍、几十倍,甚至更多。我们在前面讲到不做伪工作者,以及芝麻和西瓜的关系,其实都是强调工作的效率。工作效率高了,自然挣钱的效率也高了。

    要想挣钱多,吴军还有一个秘诀,这里不妨分享出来,那就是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

    如果我们想清楚了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那么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

    今天,大家都会的技能是毫不值钱的,比如开车的技能。吴军在《智能时代》中讲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对我们工作的冲击,于是有很多读者问吴军,说一个知名人士讲,未来社会只要掌握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吃遍天下了,让吴军谈对此番话的看法。吴军半开玩笑地讲,你要先看看他是否是这样培养自己孩子的。然后吴军解释道,那两项技能将来是最不值钱的。20年前,一个人只要英语讲得流利就有饭吃,今天是个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就能说几句英语,即使不能说,翻译软件也做得足够好了,读一些英语的资料,甚至简单的沟通都不是问题。至于计算机,将来这项技能就和开车一样,人人都会一点,今天除非有本事把车开得像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赛车手那样好,否则开车这项技能对就业几乎没有帮助。未来除非计算机水平达到顶级工程师的水准,还能挣到大钱,而只会写两行代码的人,满大街都是;学习编程或许有饭吃,但是肯定挣不到大钱。每个人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为别人做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能力,这才有可能高效率地挣钱。当我们能高效率地挣钱时,生活便相对容易了许多。


    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观

    五、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资、投机)光

    这是吴军对钱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体会。如果你有了很多钱,恭喜你,只要不吸毒、不养小三、不赌博,花光它并不容易,但是想要通过投资增加财富,就有可能迅速破产。美国19世纪的大文豪马克·吐温,一辈子挣了巨额的稿费,都被他糟蹋光了。马克·吐温的钱不是挥霍掉的,而是他乱投资投掉的。当然你可能会说马克·吐温还不够富有,更有钱的人是不会很快变成穷光蛋的。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大家族在一两代人之间就破产了。这种事例没有一个是因为乱买东西把钱花光,甚至没有因为吸毒、养小三和赌博把钱花光,这些自制力很多大家族的后人还是有的,他们破产无一例外是因为投资不当。在“罗辑思维”第84期中,罗振宇老师讲了集装箱的发明者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变了世界,事实上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是,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最终麦克莱恩破产了,欠下了十几亿美元的债务、而这仅仅缘于一次投资失败(石油投资)同样,美国历史上最富有家族之一的亨特兄弟,也因为一次投资失败(白银投资)而破产。

    因此,挣到钱的人算是幸运儿,但是如果投资不当把钱败光了,那就是吴军前面讲的“命不好”,而命不好是因为思维方式有问题。有了钱还要能守得住钱,能让它升值,这才会有好命。

    在接下来的几节里,吴军要重点谈投资理财的问题。但在讲投资之前、先要讲讲风险,因为失败的投资一旦发生,就能毁掉人的一生甚至两代人的命运。尤其是当人们想赚钱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利令智昏的时候,因此要特别小心。不仅是投资,其实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做人做事永远要有风险意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 关于吴军对风险意识和投资的思考,敬请关注后续更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读前谷歌科学家吴军《见识》的金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dv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