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财务自由之路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作者: 沉淀de | 来源:发表于2020-05-07 15:40 被阅读0次

无需抱怨,不如意的生活都是选择不恰当的应对方式造成的。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那么财富的积累就只是妄想。责任不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的伴侣、教育现状、健康状况、财务状况,而在于我们自己。

你并非对所有的事件都要负责,但你总是要对自己、对事件的判断和反应负责。

小时候特别自卑的时候/结婚后陷入抑郁的时候/不被别人看好的时候/生气抱怨的时候/不开心、难过想哭的时候

当面对这些情况时,我选择的反应是让自己生气,指责、抱怨别人。

因为我做出的判断就像是小时候的感觉,我觉得自己除了生气外、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改变不了。

忘记了随着自己慢慢地长大,有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到,并且是可以处理好的,而不是除了哭和难过,就没有别的什么可干了。

不得不承认,结婚这十年我把自己整的很惨,我的思考、行为模式没有改变。内心的无力感,导致在关系里自尊是被人随便践踏的。

而我的应对也只是哭和抱怨,自己就是这样慢慢、慢慢被挤压到没有一丝丝空间,生活空间、心里空间几乎都丧失了……

所以,我很难过、我特别地委屈。令人苦恼的是,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使我如此痛苦,而是我对待事情的反应。

在我做出行为决定之后,其所造成的后果也随之而来。就像拾起木棍的一端,它的另一端也随之起来。这个认知会使我们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富有责任心。

书中也列举了橘子的例子,不管我是挤压、碾压、这个橘子并不对我所做之事“负责”,但对它自己的表现“负责”。

它一直都以体内的橘子汁来对我的行为做出应对。同样地,我们也对自己内心的反应负责——对我们的态度和我们的表现负责。

责任意味着做出恰当的反应。我们一直都对自身的反应和表现负有责任。要承认,我们掌控自身反应并不容易,尤其是,当我们自身做出的反应很糟糕的时候。

仅仅是因为对方先挑衅,你就和他争吵起来,这是不理性的。我们完全可以做出除争执和纠纷以外的别的反应。

转身追杀一条刚刚咬过我们的毒蛇,这只会使毒液更快地流遍我们的全身。

更好的方法是,马上采取解毒的措施。除了争吵,还可以静下心来分析事态。

试想一下,自己在关系里,有多少行为是针对我们的先前恶劣态度的反应。


负起责任,重新引领生活

我们的反应便是我们针对突发事件做出的一个回应。我们需要对这个回应负责。

责任这个单词在英语中作“responsibility”,在这个单词中隐藏着另外两个单词“response”(回应)和“ability”(技巧)。

因此,责任这一词用英语来解释就是:有技巧地进行回应。以争吵应对争执,以冲突应对挑衅,绝非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

大多数人都会推卸责任。当人们不想承担责任时,总是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

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但我们仍然要负责任。对情况进行判断,做出反应的毕竟是我们自己。

就像王菲在《执迷不悔》这首歌里唱的:“我还要用谁的心去体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周围……”

我们必须要自己掌控将来事态的发展,如果我们在事件发生时勇于承担责任,那么所有的负面情绪在这一刻都会失去掌控力。

就像韦恩这句话里所说的:给你责任的人同时也给你了权力。——韦恩·戴尔博士《如何成为跨越极限之人》

我们需要担起责任,重新为自己的生活领航。在重新掌舵的路上,也要学着采取措施,让自己越来越有力量。拿什么可以为生活助力呢,书中分享了扩大可控区域的方法。


扩大自己的可控区域

对未来做好准备的最佳方法便是塑造未来。

有一些你能直接控制和影响的事物,我称为可控领域。还有一些你虽然感兴趣但无法影响的事物。

想象一下,一个陌生人砸坏了你的车,这件事虽然和你有关,也就是说在你的个人范畴之内,但并不属于你的可控领域。

可控领域:我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理清自己的情绪,清楚自己要什么,去行动,消除通过哭来解除的无力感。

个人范畴: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论我,那是他们的事,我只想做取悦自己的事。

对于发生在你个人范畴之内的事情,你需要对你的判断和反应负责。我们绝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可控领域。有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可控领域是可以拓宽的。

孩提时代,我们的可控领域很小,20岁时明显大了很多。到今天,它还在继续扩展。

你可以通过拓展可控领域来积累你的财富。如果我们总是认为,问题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以它不可控,那么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总是谴责客观因素和他人,我们就相当于自动放弃了拥有控制权的机会。抱怨和指责的行为只会体现出我们的软弱。我们对事物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也逐渐消失殆尽。

如果真的想改善我们的处境,就开始着手吧。解决方法要从内在去找,而非控制外在。

拓展可控区域

第一、从舒适的环境中脱离出来

我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呆的久了,会形成固定的惯性思维,出现在了情况,想都不想地按照原来的方式反应,最后让这种方式,成为了束缚自己进步的外壳。

比如我惯用ps修图,就是因为懂点ps知识,每次都依靠它。以至于这个时代进步到有很多更方便、简易的工具,都被忽略。

直到参加了丁妈的美圈营,才发现有很多手机上可用的修图软件,更省事、便捷,可以满足自己的很多需求。但是因为有一点点的ps技术傍身,失去了接受新的技术软件的机会。

2.问题

问题的存在同样为我们拓宽可控领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一个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是因为它虽然处在我们的个人范畴之内,却处于我们的可控领域之外。

同时,每一个问题也都为我们带来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想着“我如何创造一种情况,使这个问题不再出现呢?”

当它每出现一次,都去积极地化解掉,那久而久之,它就被锻炼成为我们的熟练运用的技能,存在于可控区域内

第三、正确的提问方式

1.“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呢?”

如果提问方式是“我能做到吗”,我们就可能不会去做这件事。仅仅因为提问方式就会导致出现至少一个疑虑。

更好的提问方式是:“我如何做成这件事情呢?”这种提问方式就排除了失败的可能性。你会成功的,问题只是如何成功。

“如何”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当然这个方法也是在你的可控范围之外的。

我们首先要问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提问“怎么做”的人,他的答案很快便会将他引出现有的可控领域。

因为“怎么做”是包含“为什么”这一层含义的,而反过来,“为什么”却不包含“怎么做”,也不会促使我们去寻找解决方案。

正确的决策顺序应该是:(1)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决定“是否”要做。(2)我应该“怎么做”?出现下一个困难的话,你如何解决?

我们在内心对话场景中提出的问题,能决定我们的前进方向,使我们的可控领域缩小或扩大。多问以下这两个问题,也有利于梳理自己,扩大可控区域。

“我会做什么?我知道什么?我有哪些机会?”/“在当时谁应该对此负责?”

第四、扩大你的个人范畴

你的个人范畴包括所有影响你的事物、对你而言重要的和你感兴趣的事物。

如果某样事物对于你很重要,那你肯定想对其施加影响。你会不可避免地开始思考如何拓宽你的可控领域,因为你想在个人范畴之内尽可能多地按照你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控制。

没有责任的生活会更轻松吗?我们不仅对自己所做之事负有责任,也对自己未做之事负有责任。有的时候,逃避责任对我们的诱惑力非常大。很多时候,不承担责任显得方便又舒适。

但我们之后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极高的。因为我们会被别人玩弄在手掌之中,只能按照别人为我们谱写的剧本来生活。

为了改善你的财务状况而承担责任

金钱很重要。如果你根本不重视金钱,使自己陷入困境,这个时候金钱就会变得尤为重要。换句话说:你必须避免使金钱成为你生活中价值很高的东西。因此,你必须承担责任。

我们像设计师一样塑造自己的未来:我们在今天描画一个未来的蓝图,明天我们就按照这个蓝图来生活。

贫穷是自行产生的。比如说,贫穷会产生于推卸责任的时候。

所以,把自己的责任扛起来,把在生活里失去的领地重新找回来,也把自己丢失财富理念找回来,尤为重要。

我是沉淀,《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下面是关于此书的更多内容链接:

我与财务自由之间隔着什么


拆掉心里的障碍才能重建

可实践落实的部分,最能检验学习成果

相关文章

  • 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无需抱怨,不如意的生活都是选择不恰当的应对方式造成的。 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责任,那么财富的积累就只是妄想。责任...

  • 为自己负起责任

    ——魏君 我们常听说:“你要为自己负起责任。”那为什么要为自己负起责任?为自己的什么负起责任?是需要探讨的,否则,...

  • 为自己负起责任

    如果认真看看,这世界几乎没对你做什么,它大部分时间甚至对个人没什么兴趣。 大多数事情都是自己造成的,而自己却认为是...

  • 为自己的快乐负起责任

    前一段时间与弟妹发生了口角,虽然已经过去多日,但还是让自己很费心神,在大脑里不停地上演过去的片断,越想越生气,无法...

  • 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

    ——魏君学习非暴力沟通心得 为自己的感受负起责任,我的理解是,在非暴力沟通里,首先,我们要清晰的意识到,感受是当下...

  • 为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范范写日记第146篇】 2020.11.25 周三 晴 (看到最后,文末有福利) 上周末,我在网上买了点护肤...

  • 为自己的需要负起责任

    常常有这样的案例,我需要轻松,需要体贴,可是对方不够体贴,不够能干,是他让我得不到这些;我需要轻松,需要空间,可是...

  • 归属

    自己, 首先归属于自己, 为自己全然的负起责任,永远。

  • 不抱怨,为自己负起责任

    前几天看了蒋婉叶老师的简书《当下抱怨毁了你》。回想起3、4年前我也是个特别喜欢抱怨的人。抱怨母亲对我的不关心、不帮...

  • 为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

    离婚以后,我妈用了她所能用的各种手段,哭、骂、劝、哄,希望我改变主意。 幸好我逃到了千里之外。幸好我选择了相信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ea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