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更196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课例《敬业与乐业》

简更196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课例《敬业与乐业》

作者: 爱于心敏于行 | 来源:发表于2023-12-03 14:30 被阅读0次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课例《敬业与乐业》

文‖张爱敏

一、课标摘录:

本课为思辩性阅读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课程内容中关于思辩性阅读与表达的相关要求:

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

二、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这句话是指向学习作者围绕观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进行论证的思路;学习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如文中引孔子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来论证。

举例论证。如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对比论证。如以“百行业为先”与“万恶懒为首”作对比。

比喻论证。如“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就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2.学到什么程度

(1)“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中“学习”是指通过本课学习能找到本文作者的观点,说出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能区分出观点和材料,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常用的论证方法,能在本文中找到具体语句,准确判别论证方法。

(2)“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中“阐述”是指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表达出自己对敬业与乐业的感悟,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3.怎么学

“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结合阅读材料”,是在课文中要找到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的分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结合文中的论证方法谈自己的体会;“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敬业和乐业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修养”单元的一篇议论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算长文,难文。从思想意义上看,涉及到生命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要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本文优势是有大量的名言警句,大量精彩语言材料的集中呈现。所以可以将此文定位为积淀型文本来授课。这种文本的处理特征在于:难文易上,即不着力于鉴赏,更不着力于分析,而着力于积累。

学情分析

教学的对象是九年级学生,虽然以前有零星接触一些议论性文章,但是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这类文体的文章,因此,学生对议论性文章还是一知半解的。学生对于议论性文章的一些基础知识不甚了解,要教会学生分析论证思路的方法,特别是论证方法,老师要给学生讲明白。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本文作者观点的句子,说出论证思路。

2.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论证方法,并找出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敬业和乐业的认识。

评估任务

1.默读课文,在默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的语句。(对应目标1)

2.圈画文中关键词,说清本文论证思路。(对应目标1)

3.积累常见的论证方法,在文中找到运用论证方法的具体句子并能正确判断。(对应目标2)

4.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深入思考,谈谈对敬业和乐业的认识。(对应目标3)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

同学们,首先,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各小组制作的“议论文知识小卡片”。

通过分享“议论文知识小卡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对议论文的三要素有了明确的认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

二、了解作者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一: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找出本文论点,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

小组分享:

学法指导:如果在一段当中出现这样几个词语,如“总之、总而言之、所以说、归根结底”等,这些词语所引出的那句话很可能就表述了作者的观点。

教师明确:

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分论点:

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乐业之重要。

行文思路:

本文行文可分为三个部分,以“总—分—总”为结构模式。先在第一段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然后分别论述有业之必要、敬业之重要与乐业之重要,最后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目标导学二:分析论据,学习论证方法

1.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2.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一)分析有业之必要

读文章3—5段,找出与“有业之必要”这一观点有关的名言与故事,明确论据类型。

明确:名言:(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2)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道理论据  道理论证

故事:百丈禅师的例子。——事实论据  举例论证

(二)分析论证方法。阅读6-7段,从论证的角度简要分析。

论证方法

举例说明

论证的观点

1.敬业之重要

名言:(1)主一无适便是敬。(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故事:佝偻丈人承蜩。

2.乐业之重要

思考:无论是论证“有业之必要性”还是分析“敬业之必要性”,作者都引用了名言或小故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无论是名言还是故事,都是为了阐述“有业之必要性”与“敬业之必要性”的道理。名言和故事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引用的名言就是道理论据,引用的故事就是事实论据。

小组合作探究:

1.阅读文章第8段,从关联词和设问句等角度,分析他们在推进论证过程中的作用。

2.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目标导学三:语言文字积累与思辨性表达

本文引用了很多警句,比如“发愤忘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等;也原创了许多警句,比如“百业行为先,万恶懒为首”“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为劳动而生活”,请选用文中的警句(3个以上),结合我们在学业中怎么做到“敬”和“乐”这个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有业(前提)    引孔子和百丈禅师       

    敬业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凡职业没有不可敬的       

    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的      四个理由

相关文章

  • 1月17日读书笔记

    读《新课标解读》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引导学生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

  • 思辨性阅读,你开始了吗?

    2017版语文新课标提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那么,什么是思辨性阅读呢?思辨性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

  •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包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首先,实用性阅读侧重实用性,阅读叙...

  • 2022.8.25课标学习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括有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在文学阅读...

  • 思辨读写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已成为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思辨能力。这在当代极为重要。 思辨性...

  • 思辨读写二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已成为新课标的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思辨能力。这在当代极为重要。 思辨性...

  • 张贵栓‖二年级上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应内容参考

    课标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

  • 张贵栓‖一年级上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对应内容参考

    课标指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

  • 敬业与乐业

    刚毕业那会参加管培生培训第一课就是责任心,那时印象最深的是我分享的那本“把信送给加西亚”。对自己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

  • 敬业与乐业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做一件事就要全力以赴。 事的名称,从俗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更1964‖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之课例《敬业与乐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f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