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式解诗
《春江花月夜》细读(四)

《春江花月夜》细读(四)

作者: 干国祥备课老干 | 来源:发表于2016-11-07 05:39 被阅读786次

我们先来看“花”这一元素。

从扁舟子视角写花的是第二节: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关于这几句,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字面上的误解,“汀上白沙看不见”不应该理解为沙是白色的,更不能据字面理解为看不见沙子,而是说月光下沙滩显示为白色,分辨不清它原来的颜色。同理,前一句“空里流霜不觉飞”用现代科学的说法,空气中是没有流霜的,在月光下能看见的,就是江海水面上弥漫的薄雾,但这究竟是月光还是流霜(薄雾)呢?诗歌说:不觉飞、看不清。和白沙、流霜(薄雾)同样看不清的,还有“花林”——开满鲜花的树林。花本来是五彩缤纷的,至少是色彩鲜艳的,但在这里,一切笼罩于月光下,一切被月光所统治:月色褫夺了天地间万物的一切颜色,只留下“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纯净世界。这是一个过滤了色彩、情感、温度的形而上的世界,一个“无情”的世界,一个“无人”的世界。所以,这一段开始于写花,事实上完全只有月光,和它完全的、彻底的统治。我们不妨把这一描述的眼光,称之为“男性视角”。

从相思女视角写花的是第八节: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因为相思女当时是在楼里,所以没能直接看到花,诗歌就讲到她梦里的花——不是当下时节的花,而是下一个时节的落花!依照诗歌创设的时间,这个夜晚应该是被设定在二月十五这个夜晚,这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是春半,也就是盛春。但为什么不写盛春之花,却宕开一笔去写落花呢?因为正如扁舟子的花服务于月一样,相思女的花同样不是描绘的目的本身。但相思女的落花不是服务于月,而是喻指自身,自己美丽而短暂的青春。所以两句诗连在一起,就是:我美丽的生命正如潭边的鲜花一样绽放着,白白地绽放着,寂寞地绽放着,可是半个春天过去了,你依然没有回家,你在哪里漂泊?你为什么要去游荡?而你再不回来,花就要凋谢,我最美丽的年华也一样正在流逝,正在凋谢。

在此基础上,或说在此基调上,后面“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两句的意思就是被规定的:相思女没有直接看到江水,她想的是春天像江水一样在流逝,一个春天就快过去了,而月亮过下去,又一个寂寞的夜晚在无眠中流逝了。

正像在扁舟子那里,一切服务于永恒的月光一样,在相思女这里,一切的中心是她自己短暂而美丽的青春生命,写花,写潭,写江,写落月,都只是围绕着这一点旋转。我们不妨称这一点为“女性视角”。

(待续)

相关文章

  • 《春江花月夜》细读(四)

    我们先来看“花”这一元素。 从扁舟子视角写花的是第二节: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

  • 《春江花月夜》细读(五)

    再来看“江”这一诗歌元素。 相思女视角的“江”前面已作分析,她并未站在江边,江不是眼前的风景。对她来说,江是送走她...

  • 《春江花月夜》细读(一)

    后按:本文简书写作后数月,由《名作欣赏》杂志刊出。 自闻一多先生的《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以来,《春江花月夜》的地位已...

  • 《春江花月夜》细读(二)

    (接上)也就是说,在大家的解读中,《春江》成了一首每一句极其精致,但整体结构却随意松散,有妙句无佳构的诗作。而本文...

  • 《春江花月夜》细读(三)

    以上分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春江花月夜》解开了诸多束缚,现在,我们可以从它是一个由“张若虚”创作的虚构性文本来重新理...

  • 细读论语总目录

    细读论语卷一(学而、为政) 细读论语卷二(八佾、里仁) 细读论语卷三(公冶长、雍也) 细读论语卷四(述而、泰伯) ...

  • 《春江花月夜》细读(六-完)

    如前所述,在本次解读中,这首诗的缘起锁定为“扁舟子”,是他在农历二月十五的夜晚,站在长江入海处的一叶扁舟上,望见“...

  • 当音乐遇上《人间词话》

    《境界》 古曲《春江花月夜》 蔣勳 - 品味唐詩-春江花月夜 出错啦!...

  • 3 跟着张祖庆老师,探秘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二)(创新型教师12

    文/一墨 在《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以小说为例》讲座中,张老师提示大家,小说文本细读,主要有四个主要维度:人物形象...

  • 2019-01-25

    李茂书古诗词中的十大人生境界之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江花月夜》细读(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nn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