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第一时间想到了电视剧《虎爸虎妈》里的那个女儿。
小孩子作,要么是溺爱,要么是非常缺爱。
什么是溺爱和被谁溺爱就不说了。
天下唯我独尊,就算不小心闹了东海,抽了太子的皮,后面也有人撑腰。
一句话,就是溺爱让孩子感觉不到任何恐惧。
我们说孩子感到恐惧对成长不好,但是还是要看频率和程度的。
感觉不到恐惧,也会让其无法无天。
所以任何看似负面的东西,一定不能一棍子打死。
恐惧可以产生敬畏,敬畏产生尊重和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收敛。
指望一个小孩子,依靠理性约束自己的行为,这要求实在太高了。
对应溺爱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缺爱了。
可能父母觉得很爱孩子,吃的玩的样样不缺。
但如果我们经常给予孩子不想要的,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负担,和孩子认为的爱没有丝毫关系。
日积月累,孩子就通过作的方式,表现自己的需求,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归根结底是关于爱的过度和缺失。
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些父母是,但凡孩子做了自己不满意,或者做了给自己丢脸的事,就认为孩子作。
比如,见到人就被强制要求喊: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一碰到同龄的孩子,就开始相互比较成绩;
一去朋友家里,就让孩子正襟危坐的坐在沙发上。
这不是孩子作,是父母作。
推荐悦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