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猫妈受到了来自一批学生的刺激和打击。
到我这里来学习的大多数高年级同学都自我感觉很好的,一方面和美国加拿大的教育背景有关,老外都是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夸大她们的优点,以至于忘记自己还有一点点的缺点;另一方面还是如同我以前说的,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积极学习的概念,以为在这个年级不错就可以了,没有想到对自己进行更大的挑战。
有的家长看了我的精读写作课程来问我同学的作业量如何,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因为每个孩子的作业速度以及认真程度不一样,就如同我也不知道我的学生作文应该写多久。
精读是需要对于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非常有效地把握的,有的学生竟然可以做到回家读了文章之后一边告诉我全懂了,全明白了,一边对于我提出的单词和句子的疑问来个一问三不知。因为她们读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文章细节。
我一直反复提我有好几位学生,很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但是于他们在语文上的帮助几乎是微乎其微。很多家长肯定对于我的“读书浪费时间”的论断很反感的,我们抱着的就是“读书就是比不读好”的想法,一直在为孩子买书买书买书。
最近我遇到了一个典型例子,可以说明一切了。有位家长问我要书单,我说三年级的同学可以去读《夏洛特的网》,家长说以前读过了,还做了很多精读的题目。我说这不错啊,肯定没有写读书笔记,那就写给我吧。家长说老师您给我们看其他书吧,这书读过了呀。我说你可以读其他的书,我回头给你书单,但是你必须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家长说,孩子读过是读过,但是基本上也不记得什么了,如果要写读书笔记,还是要把书再拿出来读,孩子不乐意。
所以孩子们养成的习惯就是:书读了,却也不记得了。但是不要紧,我反正已经读过书名了。(读了书不记得,和读了书名有什么区别,有的孩子连书名都不记得了。)
另外的一个例子是我一位写作能力很强的学生带来的笑话。这位学生在他周围人的评价中就是很能写,这也符合我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要求:你一篇文章只有三言两语的,你让老师怎么改?
所以这位同学的作文往往都是长篇大作,而且写得有板有眼,逻辑和条理都很清晰。
照理说是不错了,但是这位同学的作文没法读。
每次打开电脑文档,满眼的都是下划的红线。这位同学告诉我她的电脑文档里没有这样的自动识别改错的功能。我看了她写的文章后指出了其中几个错误的地方:
1. 如果是不小心打字打错了,是可以原谅的,我写文章都会有错字,因为太快,我的学生默写单词,我都能区分是粗心还是不懂造成的错误。但是如果这样的打字错误反复出现的话,那就要提请注意了,因为很有可能是这个单词你真的不会拼。
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以前有过一个学生there / their分不清楚,一开始我也以为是打错,还为他找理由,后来发现就是不认识,一位7年级的同学,这两个字搞不懂的,你说我们要不要回到一年级去重新学?
还有it / it's也有学生总是写错,这在电脑文档里根本是不会列为错误的,所以千万不能指望电脑来帮你差错!
正如我所料地,几次下来以后发现,很多单词错误不是粗心,是根本不会拼!这就是很尴尬地境界了:难的单词你扫了一眼之后可以知道意思,但是基本词汇一概不掌握,那如何作答?是不是以后只参加带选择题项目的考试,动笔写的一律回避?
这样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发生在4年级以上的同学身上。因为这个时候家长已经把关注重心放到了其他项目上,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基础没有打扎实。
其实,一切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都是学习过程中态度的反映。
对于大部分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写作不是什么难事。都能写出几句来。但是由于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既定的习惯,单词的简单,句式的简短,各种语法的不当,都会在作文中出现。
而他们最害怕的就是修改作文。所以往往同学们写完了自己都不知道去通读一遍。有的同学写着写着就觉得写不下去了,这和低年级学生怎么都写不出长句子是一样道理。还有的同学写出来的文章是一块一块的,段落之间没有衔接,整篇文章条理不清楚,是因为事先没有列提纲。
不复查,不深入思考,不列提纲,通病。
作文能写好才怪呢!
因为种种的在低年级产生的懒惰习惯没有改变,到了高年级就产生了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如果学生本身比较聪明的话,这样的现象就更明显了。总结概括起来就是”高不成低不就“。
THE N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