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则
一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选自《告子章句上》
译文:孟子说:“鱼我想要,熊掌我也想要,如果二者只能取其一,那我不要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们珍惜的,‘义’也是我们珍惜的,如果二者不能兼而有之,那我宁可为‘义’而舍弃生命。”
二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尽心章句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说看过大海的人就觉得别处的水太少了,圣人的门徒就觉得其他的派别不算学问。看水有门道,必须看其波浪。日月有光,无处不照。流水之所以为水,不灌满坑坑洼洼不再往前流,君子之有志于道,学无所成就不出来做官。”
《庄子》一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选自《知北游第二十二》
译文:天地有最大的美而不说话,一年四季变化有序而不必说话,万物各有其规律而不说话。圣人嘛,他是研究天地之美而通晓万物之理,所以说圣人主张无为,正是所谓效法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