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孟子》二则和《庄子》一则

《孟子》二则和《庄子》一则

作者: 探路前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23-02-17 20:44 被阅读0次

《孟子》二则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选自《告子章句上》

译文:孟子说:“鱼我想要,熊掌我也想要,如果二者只能取其一,那我不要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们珍惜的,‘义’也是我们珍惜的,如果二者不能兼而有之,那我宁可为‘义’而舍弃生命。”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尽心章句上》

译文: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说看过大海的人就觉得别处的水太少了,圣人的门徒就觉得其他的派别不算学问。看水有门道,必须看其波浪。日月有光,无处不照。流水之所以为水,不灌满坑坑洼洼不再往前流,君子之有志于道,学无所成就不出来做官。”

《庄子》一则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选自《知北游第二十二》

译文:天地有最大的美而不说话,一年四季变化有序而不必说话,万物各有其规律而不说话。圣人嘛,他是研究天地之美而通晓万物之理,所以说圣人主张无为,正是所谓效法天地。

相关文章

  • 浅读庄子

    浅读庄子 近期在教读《庄子二则》及课外拓展阅读《庄周梦蝶》和《庄子钓于濮水》中,深深被庄子神奇独特的想象5...

  • 《庄子二则》课堂实录(柳慧娟)

    在非逻辑的世界里逍遥 ——《<庄子>二则》群文教学设计 文|柳慧娟 说明:《<庄子>二则》群文教学共设计两课时,第...

  • 庄子不二传      一尺之木

    惠施被罢了相,一时又找不到下家。左右无事,常去漆园蹓哒,一则找庄子唠嗑斗法,二则山林旷野,正可解闷消愁。 惠子道:...

  • 笔记|《文学回忆录》第十六讲~第十八讲

    第十六讲 先秦诸子:孟子、庄子、荀子及其他 1.我最尊重老子,其次孔子、庄子,今天讲孟子、荀子、韩非子——怎么这些...

  • “溺嫂援手” 的一点感想

    《孟子.离娄上》 篇中有淳于髡和孟子的一则对话,读来颇有意思。 淳于髡好辩,喜欢拿儒家礼数来呛一呛孟子。...

  • 《庄子》二则

    21 《庄子》二则 一、目标瞭望台 1.反复诵读选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常用文言词语与句式,理解文章内容。 2....

  • 庄子二则

    “相濡以沫”,这个词语通常情况下是用来形容?夫妻或朋友之间互相扶持互相帮助。其实这个词一直被大家误解,属于断章取义...

  • 度度 (duo du 围棋)

    围棋者,度度也。知进退,明分寸。 得一必舍一,舍得两相匀。 过一则损,欠一则亏;过二则崩,欠二则溃。力高下,全在度...

  • 《中国哲学简史》阅读笔记十

    今天阅读的是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说庄子,就得说《庄子》。中国古代哲学先贤的名称命名的代表作品,例如《孟子》《庄子...

  • 性善和性恶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荀子乃韩非子的老师。 当时的四大流派,孟子和荀子为主流,墨子和庄子为次。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二则和《庄子》一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rp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