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不二传      一尺之木

作者: 徐不二 | 来源:发表于2019-04-13 10:28 被阅读157次
庄子不二传      一尺之木
第一百回    一尺之木

惠施被罢了相,一时又找不到下家。左右无事,常去漆园蹓哒,一则找庄子唠嗑斗法,二则山林旷野,正可解闷消愁。

惠子道:“庄兄,你老是讲无物,让我蒙圈也。你看看这漆园,青山绿水,林木繁茂,万物欣欣向荣,怎么会无有捏?”

        庄子道:“如果某物可以切分,那该物就不存在。万物均可切分,故此无物。”

        庄子随手拈起一段枯枝,一折为二段,又把二段拼将起来,道:“你看,这一尺之木,实际并不存在,不过是二段半尺之木的结合。所谓一尺之木,只不过空有一尺之木的名而无其实,其实存在的是两段半尺之木,对么?

半尺之木还可以切分,成为两段四分之一木。如此不断可以对半切下去,一万年也切分不完。切分不完,则每一段枯木均不实在,更没有实在的一尺之木这个东东。

        然后你用无形的思维之刀,可将万物统统切碎。则万物和这一尺之木一样,都成了空名,而无有相应的实在之物与其对应,这个就是无物。”

      庄子举起手,在空中划了个大大的圈子,道:“老兄你试着切下:大山可以切分成山头山脚,林子可以切分成一棵棵树。大山林木既然可以切分,那不就和一尺之木一个样,全空名而无实么?”

      惠子道:“你这是木有搞清名与实的关系。

相对于半尺之木,一尺之木是共相,我称之为大同名。相对于一尺之木,半尺之木是殊相;但半尺之木相对于四分之一木,又成了共相,我称之为小同名。

    共相与殊相相区别,实质不过是大同名与小同名有所不同。半尺之木根据人的要求,即可有共相即大同名的身份,也可有殊相即小同名的身份。”

”我手中这段东东,不管叫它是一尺之木的共相、大同之名,还是叫它二段半尺之木的殊相、小同之名,其实都只是个称谓,改变不了树枝存在的事实。”  惠子也捡起一段枯枝,在庄子眼前晃晃,又道:“它就是实实在在地存在在这里,不管你怎么叫它。用大同名叫也好,用小同名叫也好,全不过是个名,名改变不了实,实也无关乎名。你拘泥在名与实关系上,用殊相来否认共相的存在,进而否定物的存在,是把戏!  是诡辩!

  大同名、小同名全是名。万物即可有大同之名,也可有小同之名,但名只是人的主观称呼,并不妨碍物的客观存在,称呼不同只是皮毛小事。万物虽表面上主观称呼有大同名、小同名之异,可万物作为统一的客观之物存在,而与人的主观称呼无关,这才是大事,才是实际情况。”

    庄子道:“非也非也。你拿不出统一的客观之物,你拿出的只能是一个一个的具体的物,所谓万物。我们来讲讲万物的实际情况。比如我叫你送我这林子,你能拿出个林子来送我么?你只能砍下一棵棵树来送我,我收到的也只能是一棵棵树,我怎么能收到一个林子捏?我把一棵棵树全收到了,我才说我收到了一个林子。收到林子只是虚说,拿到树才是实惠。可见所谓林只是个名,并无实有之林了。

    那么树就实有了么?树可以切分成许多木段,与林一样,也只是个名。木段再切分成你手中树枝,木段也成了空名。你手中树枝么,口黑口黑,当然我早说过是空名了。

    如此,万物在哪里?万物不就是你口中的名么?何来实?

      你和常人一样,被成心所欺骗,才一口咬定有实际存在的物。去其成心,了知无物,才是最牛的高人、至上的真理!”

相关文章

  • 庄子不二传      一尺之木

    惠施被罢了相,一时又找不到下家。左右无事,常去漆园蹓哒,一则找庄子唠嗑斗法,二则山林旷野,正可解闷消愁。 惠子道:...

  • 庄子不二传 列子十八岁

    庄子不二传 第82回 齐不二问庄子:“老庄,你的道无物了,啥都木有,有个毛用?” 庄子随口编了个段子...

  • 恬淡讲茶经(D31)

    <竹夹>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

  • 微积分 (朴素的极限概念)

    2018-10-08 《庄子·天下篇》中,记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 庄子不二传 你不究竟

    第一百0二回 你不究竟 惠子说: “人热衷于观察事物,给物下种种的定义,作种种的分别,得出种种相对的知识:如...

  • 庄子不二传 黑道圣人

    庄子不二传 第55回 庄子陪惠子出使齐国,到齐稷下大学去转转,对儒士们感慨良多。他写道: 孔门儒...

  • 《茶经》学习20

    15、搅拌用具 竹䇲(筷子),或以桃、柳、蒲葵木之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译文: 16、盛盐器具 ...

  • 庄子不二传 我返自崖君去矣

    庄子不二传 第50回 惠相有建议楚王见下庄周。那时各国都在招聘人才,高人们则如过江之鲫,游走于列国之间。楚王允...

  • ID450《世说新语》人物定位分布:原文&译文&注释

    原文: 15庾子嵩读《庄子》①,开卷一尺许便放去②,曰:“了不异人意③。” 译文: 庾子嵩(敳)读《...

  • 茶经•四之器(续四)

    竹筴: 竹筴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 鹾簋(cuó gǔi)以瓷为之,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不二传      一尺之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lhl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