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口头表达的预测并不能预测真实情况。
拉皮尔实验假设理论:
人们的社会行为与口头表达的态度很少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拉皮尔通过与他的中国朋友两次开车沿太平洋海岸线周游美国,详细观察记录经过的旅馆咖啡馆以及餐厅的服务态度。以及后续发送调查问卷的回首结果数据对比验证。大多数有种族歧视的地区对接待他的中国朋友的时候态度大多友好。
他主张: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靠的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通过调查问卷调查“社会态度”仅仅是假设性情境的假设反应并不是真实的反映。
后续研究:
出现这种“言行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
1.在你的头脑中每天都会有很多态度,其中有一些可能自相矛盾,哪种态度将对你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取决于特定的情境。
2.你的工作或者你的友谊要求你必须这么做。(互惠/喜好/承诺一致)
3.社会压力和个人为了避免难堪。(社会认同/权威)
导致态度与行为一致的因素挖掘如下五大类:(Taylor,Peplan & Sears,2002)
1.态度的强度。
2.态度的稳定性。
3.行为与态度的相关性。
4.态度的显著性,明确性。
5.情境的压力。
例如:当那些业主接待衣着考究的中国夫妇吃饭或者住宿要求的时候,情境带来的压力之强超过了他们内心的种族歧视的态度,迫使他们接纳了这对中国夫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