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山存文库
故事连载 | 丰 碑(20)

故事连载 | 丰 碑(20)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2-06-27 23:19 被阅读0次

急中生智

又冒出来的这一批新四军老战士,有120多人,是市直各个厂矿企业的退休职工。这一批老战士也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解放后退伍还乡,因为不是干部身份,都分配到新办的企业中。

这部分人早已退休,对社会上的事不甚了了,市里开大会发纪念章这等大事,他们一概不知。直到有一天,一位老战士在散步时,遇到自己的老首长老领导胡彬,二人闲聊中,胡彬把这事抖了出来,并告诉他,乡下的那些当过“逃兵”的老战士,都在补发纪念章,你们这些正牌的老战士,更应该有。

胡彬脾气爆,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早就看不惯乡下那些所谓的老战士,妈的,要上前线了都当起缩头乌龟,现在居然伸手要纪念章,你们也配?因此,他是带着情绪向自己的老部下说这番话的。

在胡彬鼓动下的这位老战士,回去后在几个厂子串联,然后推选几个代表,直接找到党史办。

唐诗接待这几位老战士代表时,并没有感到意外,前几天出现乡下老战士他就在想,应该还有一批非干部身份的退伍老战士。果然不错,这部分老战士都在厂矿企业。现在该来的都来了,废话不说,正事要办。

他对几位代表的回答也很干脆:只要是新四军老战士,这个纪念章一定会补发。至于怎么发,什么时候发,唐诗说,具体办法我们还要研究一下。并当场要他们留下一个电话号码,等这边通知。

唐诗所说的“研究一下”,并不是扯皮推诿,说穿了也就是一个缓兵之计。因为眼下面临的情况,还真需要花时间研究研究。

首先,市财政的支持是别想了,也不能再向市委报告。上次汇报已经挨了批评,再去汇报不是找霉倒吗。而且这事做得滴滴答答不利索,让市委知道了不仅于事无补,还会给市委留下个唐诗办事不力的认知,何苦呢。

事情必须要办,办法要自己想,这就是结论。

想来想去,找不到突破的方向,唐诗很伤脑筋,一直到下班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下午老朱从民政局回来,他上午陪同民政局的孙超赴省采购纪念章,中午孙超留他在民政局吃了个饭。

他笑着告诉唐诗:“你那个主意不错,民政局对他们直接采购,又直接颁发纪念章的安排很满意。”

唐诗说:“他们出的钱,我们要避嫌,不沾这个钱,同时好人也给他们做。这都是应该的。”

说着话,唐诗忽然来了灵感。市委当初为什么要民政局负责解决经费呢?无非是民政局和乡下的这一批老战士有着直接关系,属于他们的优抚对象,他们不管谁管?通俗的说法,就是谁的孩子谁抱回家,这也是上级解决责任问题的常用办法。

以此类推,企业中的老战士该谁管呢?如果从企业的主管部门看,市里有个局级机构经委,但经委好像只是管企业的生产经营,不管企业职工的事。

除此以外,还有两个与企业相关的群团组织,一个是市总工会,一个是市工商联。工商联是企业家联合会,只和企业中的厂长经理打交道,而总工会领导着全市厂矿企业中的工会,其职能之一,就是维护职工的正当权益。两相比较,答案自明,为企业老战士颁发纪念章,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非总工会莫属。

这一发现,使唐诗精神为之一振。因为工会的童主席和他是老相识,关系非比一般。十多年前,两人同时调入机关,同时在人事局办理调动手续,自此相识相交。机关把这种同时入职的笑称为“黄埔同期”,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老铁”。黄埔也好,老铁也罢,反正有事好商量,这是笃定的。

也用不着上门解释,一个电话打过去,童主席正好在办公室。

“唐主任啊,好久没听到你声音了,今天怎么想起来找我啊? ”

“好事呢,给你送福利来了。”

“你就扯吧,就你那个穷单位,不来揩油就不错了。说!又在打什么主意?”

“哎——好人难当。”唐诗叹了口气,把要办的事说了出来。并特别点出,要工会解决经费问题。

“就这事?”童主席也叹了口气,不开玩笑了,“行啊,过两天经费到位后,我再派人 ,找你们去购买。”

撂下电话,唐诗想,什么“过两天经费到位”,这小子一定是要在下面收费。不过,这样做也合理,还是那句话,“谁的孩子谁抱走”。老战士分布在各个企业,有的三五个,最多十来个,分摊开来就不显眼,厂矿工会都有会费,这点小钱还是出得起,只要他们不在老战士头收费就好。

这么想,唐诗立即拿起电话,给那位留下号码的老战士拨过去。电话中,唐诗告诉对方,事情已协调地好,纪念章由工会为你们颁发,购买纪念章的经费,也由工会解决。

唐诗特意点出,经费由工会解决,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如果下面真要向个人收费,老战士就会以党史办的答复为据,拒绝付款。当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小。但唐诗不想在这件事上再费周折,他还有那么多事要做,此时多说一名防患于未然的话,似乎更放心些。

这边刚放下,唐诗便开始接手蒋家河口战斗纪念碑的筹建。

前一程打给市委的报告,现在有个初歩意见。之所以是初歩意见,是因为这个意见还不是最终决定。报告中关于蒋家河口战斗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内容有两大项:一是召开一个高规格纪念座谈会;二是在战斗遗址建纪念碑。市委对这个报告原则上同意,但要求建纪念碑之前要作进一步的考察论证,拿出一个具体的包括选址、规格、造价在内的实施方案。

这个考察工作,由市委办公室邵主任牵头。考察组成员还包括市政府办主任、党史办主任、建委的规划处主任和设计室主任,以及遗址所在地的银屏镇负责人。

遗址所在地陆路不通,当地有一艘民用运输船,专为当地农民进城做买卖服务,早上开出来,下午返回。考察组一行人只能坐下午的返回船赶往目的地。

上船后,邵主任问船老大:“你这船一天能挣多少钱。”

船老大说:“船票一人一元,带货另加钱,一天跑个来回,大概能有50块钱左右的收入。”

邵主任又问:“我们去蒋家河口办点事,然后再坐你的船回巢城,给你50块钱的运费,行不行?”

船老大说:“这没问题。”一天挣了两天钱,他当然乐意。开心的船老大接着又反问:“你们去蒋家河口做什么?”

当他弄明白,这几个人去蒋家河口是为了建首战纪念碑,脸上立即生动起来:“这是大好事啊!我们那里人早就盼着这一天了。那行,你们回去的船钱也不要给了,我免费为你们跑一趟。”

邵主任当然不会同意免费,不过,船老大的热情还是感染了大家,无形中又增加了一份责任感。

木船在突突突的柴油机声中,把清清的裕溪河犁开了一道白色的浪花。

裕溪河是巢湖通江达海的一条大河,望着这宽阔的河面和滚滚浪花,唐诗仿佛看到,60年前的1938年4月初,一伙日军就是在这条河溯流而上,占领湖滨重镇巢县。一个月后的5月12日,还是在这条河的蒋家河口,新四军首战告捷,这伙日军也成了华中地区占领军的首场噩梦。

相关文章

  • 故事连载 | 丰 碑(20)

    急中生智 又冒出来的这一批新四军老战士,有120多人,是市直各个厂矿企业的退休职工。这一批老战士也是抗战时期参加革...

  • 故事连载 | 丰 碑(1)

    不速之宴 老韩进来之前,唐诗正纳闷,这两天怎么这么清静,既没有人来请示汇报,也没有人来反映问题,就连批条子报销这类...

  • 故事连载 | 丰 碑(2)

    悄然上任 中午这顿饭吃得时间有点长,饭后唐诗没回家,直接到文化局办公室上班。 老韩虽然想急于交班,但这毕竟是个人行...

  • 故事连载 | 丰 碑(3)

    省城之行 巢南山区有个仙人洞,洞长十余里。洞口上方是一块悬崖峭壁,崖高数十丈,崖面刀削般陡峭。 就在这峭壁上方的石...

  • 故事连载 | 丰 碑(4)

    辣味饭局 离开刘主任的办公室,王主任说:“已经中午了,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那就叨扰老乡了。”反正到了饭点,唐诗...

  • 故事连载 | 丰 碑(5)

    仙人洞前 从省室回来的第三天,唐诗就接到王主任打来的电话。电话通报了省室的决定:组成以刘主任为首的三人讲师团,赴巢...

  • 故事连载 | 丰 碑(6)

    破解难题 牡丹节的第二天,培训班正式开课。 分管书记陈金林出席开班式,并作了简短讲话。代表市委向省室的几位领导表示...

  • 故事连载 | 丰 碑(9)

    贵客光临 “刘主任您好!”电话拨通后,唐诗爽爽地邀请道,“我们这里的编研工作马上就要转入社会主义时期,作为资料征集...

  • 故事连载 | 丰 碑(10)

    请求支援 二人敬过酒后,唐诗说话了。 “刘主任,有件事要向您汇报一下。” “什么事啊?”刘主任不经意地问道,“搞得...

  • 故事连载 | 丰 碑(7)

    头序纷繁 文件既然批下来了,两位老同志的高职申报,自然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一般说来,像这种7个人的小单位,申报高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连载 | 丰 碑(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vh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