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连载 | 丰 碑(1)

作者: 欧歌zy | 来源:发表于2021-10-28 06:28 被阅读0次
不速之宴

老韩进来之前,唐诗正纳闷,这两天怎么这么清静,既没有人来请示汇报,也没有人来反映问题,就连批条子报销这类琐事事也没人来烦他。

忙碌惯了,真清闲下来反倒不习惯,他想去隔壁问问人事科长小葛,看看还有什么积压的事情没处理。跨出门才想起,小葛已随市妇联到北京考察去了,也真是的,怎么偏偏在这个紧要档口跑出去玩呢。

“哟!你还坐在这里稳如泰山哪!”老韩一惊一咋地出现,让唐诗颇感意外。他是党史办主任,以前在宣传部工作时,和他打过交道,自从调到文化局后,工作上就没再联系了。

“韩主任,今天怎么有闲心思,转到我这里来了?”

“装糊涂呀?走走走,快走!”

“去哪儿?”

“当然去我那儿了。快点快点,我把客人都请来了,你和他们都见见面。”

“慢着慢着,什么客人?我为什么要同他们见面?”

老韩一愣:“你真不知道?”

“知道什么?”

“我要走了,你去接我的班。”老韩无奈地说,“你呀你呀你呀,这么大的事情,机关的办事员都知道了,你还蒙在鼓里,真是个书呆子,还唐诗呢,索性叫唐诗宋词好了。”

这一顿抢白,弄得唐诗直犯晕,我又被调走了?奇怪呀,我自己都不知道,干嘛要瞒着我呢?

两年前,唐诗就经历过一次被调走。那时他在宣传部当理论科长,部里有一位副部长退休,要从科长中间提拔一位填补。下面的干事都认为这次非唐诗莫属,因为部里的宣传业务,从写大材料到全市性的理论辅导报告,基本上是他独揽,而且还要给市委中心组上课,无论是文才还是口才,部里都无人比肩,当个副部长应该是人尽其才。 唐诗自己环顾左右,也有点飘飘然。

结果却出人意料,办公室主任坐上了副部长的位子。业务好不如服务好,何况唐诗还有点清高,逢年过节从不到部长家走走。

这事下面有点议论,部长也有点挂不住,便把唐诗调到文化局当副局长。事先唐诗不知情,直到组织部长找他谈话,他才明白,自己已经被调出宣传部了。唐诗也不傻,表态时引用了那句“党的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说罢,他和部长都笑了。

这次调动更有点蹊跷,组织部还没找他,他倒被新单位的人找上门来了。

去党史办的路上,老韩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大意是说,党史办的工作其实也满好的,只是他年龄大了,最后总得找个合适的归宿,去一个福利好点的单位,而且他的小儿子也老大不小了,至今还没找到工作,这事在党史办是解决不了的。他去的新单位是市交通局,挂了个平级的非领导职务主任科员。

这个安排使唐诗感到意外。老韩早先在组织部担任组织科长,因为嘴快,新来的部长就想把他弄出去。管干部的副部长找他谈话,摆出几个好单位让他挑,环保局、卫生局、建设局,都是富得流油的部门,只是职务都是副局长。老韩说,让我出去可以,但我到下面单位必须拔一级,干正职,不然外面的人会说,你组织部出来的干部,就这样平级调动不升职,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组织部的科长,和下面局里的副局长都是副科级干部。

部领导觉得他说的也在理,最主要的还是想让他尽快走,也就遂了他的心愿。不过,单位也换成了清水衙门党史办,而且是唯一选择,没有多项。

唐诗心想,如此看重脸面的老韩,这次能接受平级调出,而且由实职变成虚职,看样子还很乐意,这中间一定有什么利益所在,难道仅仅是为了分儿子的工作安排,凭老韩曾在组织部混过,这事也不难周旋。由此他联想到自己,就这么不声不响地把他从文化局调出,利益在哪里?对谁有利?想着就觉得有点诡异。算了,还是不想了,想也白想,反正到哪都是干事。

党史办的办公场所比较偏僻,是一栋单独的二层小楼,看成色,有些年头了。楼下住了一户人家,从露天的楼梯上去,二楼的三间就是他们办公室。

“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唐局长。“老韩笑着招呼客人,“你们也可以叫他唐主任了。”

老韩请来的客人,是本地区其他几个县的党史办主任,还有两位是地委党史办的领导,唐诗一眼看去,一个个”聪明绝顶“,毛发稀疏,心里不由得格登了一下,未来的自己就要和这些老家伙们为伍了。只有一位30几岁的女同志,据介绍,是地委党史办的办公室主任小夏,倒是生得白白净净眉清目秀,在这一片暮日黄昏的景象中,显出几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新。

客人都比较矜持,微笑着同唐诗握手,中间有人发声感叹,”唐主任还很年轻嘛!“别人也就附和着。唐诗说,我也快四十了,也老大不小了。立即招来一阵笑声,那意思就有点嘲笑的味道,你还在我们面前逞老吗?当然,这嘲笑也是善意的。

中午,老韩在政府大院围墙外的一家小饭店,设宴招待大家。机关单位自行安排的接待,一般都在这样的小饭店,费用要节省些。

单位人不多,除老韩外两男三女,全部来参加陪客。唐诗都认识他们,两位男士中年龄大的是副主任老储,三位女士中有两位年轻些,对比度很强,一位面似银盘肤色白嫩,另一位疑似四分之一非洲血统,两人坐在一起,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放在盘子里的黑白两颗珍珠。

吃饭的时候唐诗很少说话,心里总觉得别扭,这吃的啥饭呢?肯定不是欢迎他,因为调令还没到,即使到了也得要组织部的人送过来才算正式到职。欢送老韩?也不像,欢送总得有个主人,今天的主人明显是老韩,老韩总不能自己欢送自己吧。唯一说得通的,是老韩在告别,向现在的同事告别,更象是向这个行业告别,因为他把外县和上级同行都请来了。

至于他呢,既不是老韩现在的同行,也不是未来同行,完全是个局外人。这样一想,就觉得十分无趣,只喝了几杯酒就有点晕晕乎乎。

散席时,副主任老储递给他一份文件,说是上午刚到的,这次机关人员调整的具体情况都在上面。

唐诗匆匆翻了一下,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又发现自己名字的下面一行,印着黑珍珠冯玉琴的名字,她由原来的办公室秘书,提拔为党史办副主任。

相关文章

  • 故事连载 | 丰 碑(1)

    不速之宴 老韩进来之前,唐诗正纳闷,这两天怎么这么清静,既没有人来请示汇报,也没有人来反映问题,就连批条子报销这类...

  • 故事连载 | 丰 碑(2)

    悄然上任 中午这顿饭吃得时间有点长,饭后唐诗没回家,直接到文化局办公室上班。 老韩虽然想急于交班,但这毕竟是个人行...

  • 故事连载 | 丰 碑(3)

    省城之行 巢南山区有个仙人洞,洞长十余里。洞口上方是一块悬崖峭壁,崖高数十丈,崖面刀削般陡峭。 就在这峭壁上方的石...

  • 故事连载 | 丰 碑(4)

    辣味饭局 离开刘主任的办公室,王主任说:“已经中午了,留下来吃个便饭吧。” “那就叨扰老乡了。”反正到了饭点,唐诗...

  • 故事连载 | 丰 碑(5)

    仙人洞前 从省室回来的第三天,唐诗就接到王主任打来的电话。电话通报了省室的决定:组成以刘主任为首的三人讲师团,赴巢...

  • 故事连载 | 丰 碑(6)

    破解难题 牡丹节的第二天,培训班正式开课。 分管书记陈金林出席开班式,并作了简短讲话。代表市委向省室的几位领导表示...

  • 故事连载 | 丰 碑(9)

    贵客光临 “刘主任您好!”电话拨通后,唐诗爽爽地邀请道,“我们这里的编研工作马上就要转入社会主义时期,作为资料征集...

  • 故事连载 | 丰 碑(10)

    请求支援 二人敬过酒后,唐诗说话了。 “刘主任,有件事要向您汇报一下。” “什么事啊?”刘主任不经意地问道,“搞得...

  • 故事连载 | 丰 碑(7)

    头序纷繁 文件既然批下来了,两位老同志的高职申报,自然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一般说来,像这种7个人的小单位,申报高级...

  • 故事连载 | 丰 碑(8)

    深夜电话 “这时候打电话,还叫不叫人睡觉?”惊醒后的唐诗嘟囔着,伸手拿起床头柜上的话筒。 “是唐主任吗?我是陈硕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连载 | 丰 碑(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jd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