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国之初,刘文静(字肇仁)被唐高祖李渊钦赐大唐第三功臣的头衔,并且可以免死两次。哇哦!免死两次!是不是很厉害?!没想到刘文静因过于靠拢秦王李世民而被李渊猜忌,眼看本来和自己同级的裴寂官位一升再升,自己这边却连动静都没有,便开始心生怨愤。心中生怨的刘文静借酒浇愁,尝尝在酒后说裴寂的坏话,又因为在家中做法驱鬼,被自己的小妾诬告谋反。唐高祖李渊正等着杀刘文静的借口呢,马上下令逮捕刘文静。最后刘文静被处斩,家产被抄没。而此时距离刘文静被赐免死两次,才过去一年而已……
刘文静:“皇上,您不是说过我可以免死两次的嘛?怎么说话不算话呀?”
唐高祖李渊:“傻小子,朕逗你玩儿呢。”
明朝初建,朱元璋分封功臣,公爵李善长等六人,侯爵汤和等二十八人,并赐“免死铁券”。顾名思义,其作用就是如果将来功臣犯法可以免除死罪。当时的大臣以家中有一张这样的铁券为最高荣誉,开国首功的李善长甚至有两张“免死铁券”。
功臣们:“太好了,有这个玩意儿在手,咱的脑袋算是保住了,尽情玩儿吧!”
万万没想到,朱元璋只发动了一次政治运动,就把这些人的脑袋都收了。“免死铁券”不但不免死反而变成了催命符,朱元璋首先干掉的,恰恰是那批手持“免死铁券”的人。
朱元璋:“都给朕砍了!”
功臣们:“皇上,我们有免死铁券。”
朱元璋:“刘文静傻,你们比他还傻,逗你们玩儿呢。”
愚人节兴起于19世纪的西方,在这一天人们以各种方式互相欺骗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对象为“愚人”。玩笑的性质极少包含实质恶意,但个别玩笑由于开得过大而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产生较大规模反响并且衍生成为谣言。在此告诫各位小伙伴,愚人节是玩笑节,但绝不是谣言节。谣言止于智者。
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瞎七八说历史~
微信公众号:瞎七八说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