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439800/d07c9b25920c535b.jpg)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写作,真不是件简单事。不仅是一项高级的精神活动,还是对作者思想,语言,文字综合素质的深度考验。
进入简书很偶然,聚会时,听闻一位老哥的介绍,才接触的。写作,是儿时就有的梦想,所以义无反顾的进来了。七八十年代,看的小说,听的评书多一些,对里面精彩的诗文,十分有感觉,一个人的时候,学播音员的口气,也会偷着摇头晃脑读一段,心里种下了作文的种子。小学课本上,“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文章诗词,听到耳朵,痒在心里,开始寻找可以模仿的好句子,第一次一句“爆竹声声一岁除”的引用,受到表扬,颇为得意。之后,四大名著,鲁迅、金庸,梁羽生,古龙,琼瑶等先生的作品,也是七七八八的看了很多。外出读书时,席慕容,汪国真,北岛…也跟风抄过几本子,歪七裂八的朦胧诗偷着在小本子上写了不少,从不敢面世。
工作不久,就开始从事文书工作、宣传工作,写的各种报告总结讲话,新闻稿件十年间何止等身之高,虽然很苦,也都是做嫁衣,但乐此不疲,乃至于进修时,竟然选择了与行业毫无关系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但这期间,没有过关于公文新闻之外的创作。没心情,也没环境。只是,羡慕,计划着。
此后,近20多年间,岗位多有变动,文字却始终没有离开工作范围。虽然还是重复公文新闻写作,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更多更重,创作作品只鳞片爪。一直到专业从事传媒工作,和文字打交道变得更纯粹一点,即便是管理工作,也和文字有关,年龄也大了一些,父母亲人陆续离开,孩子离家求学,工作也进入了最后的十年职业历程。所以想写点儿东西,是圆梦,也是打发日子。但是,起笔,脑子里都是那些公文类的四六句子,调整了好一阵。
这次接触简书,也选择了日更。开始想正经写点儿人生的感悟随笔,给自己这么多年画画像。但是,半个多月下来,才发现,真正动手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读的书,积累的很多东西都老化了,虽然激情有一些,也常常是无病呻吟,写的文章也变成了回忆录,生活日志,鲜有亮点。想补课,却心有余力不足,毕竟单位管的一大摊子事也挺忙。工作所需,互联网信息平台,短视频,新闻又占用了不少业余时间,因此颇是懒散。一堆借口,说到底还是定力不足,毅力不够,写作之心不坚。由此,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或自视过高,或本非此道中人。
不少社团,邀我入群,赠以会员,可充值长期获得支持,鼓励我以文致富。非常感谢,家道尚可,我实无发家致富之心。进入简书,有个地方写点东西留存是初衷,给自己一个舞台,偶尔有简友点赞,便视若珍宝,必定回赠,没有点赞,也毫不介意,本就不为名禄而来。不过,平台反复与作者玩儿对文章锁闭与反锁闭的游戏,真的是没意思,给不给什么贝无所谓。没有作者,平台就啥都没了,烦了就换地方。
不惑,不意味着搁笔,依然继续,用以陪伴光阴。生活衣食无忧,妻贤子孝,弟妹和睦,老父尚在,夫复无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