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4)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4)

作者: 朴实李 | 来源:发表于2022-01-06 19:45 被阅读0次

这样,信息处理心理学就代表了沿着特定的——但我认为并非全部的——路线而进展。例如,信息处理心理学与皮亚杰的范例相反,它的理论不能令人信服地清楚表明,不同的认知形式是怎样相互关联(或区别)的。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从有关资料的搜索可以得知,信息处理专家数以千计,他们在进行一种或另一种运算时,与其他运算之间并不产生任何特殊的联系。然而,信息处理心理学和皮亚杰一样,有时也犯一种相反的错误,即人们会产生一种轻率的看法:认为存在一种单一的、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机理,可以应用于人类遇到的所有范围内的问题。尽管从理论上说,单一的、“横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很吸引人的,然而那些据说是仔细挑选出来的问题,实际上应用时却彼此相似,这一点令人沮丧。所以说,那种认为对于一切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相同解决办法的主张,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信息处理心理学家们所考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和皮亚杰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一样,是属于逻辑--数学范畴内的问题。这些最典型的问题——解答问题时遵循的逻辑法则、进行几何证明的过程、下棋——可能完全是直接从皮亚杰的主要智力测验题目档案里借用过来的。

相关文章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4)

    这样,信息处理心理学就代表了沿着特定的——但我认为并非全部的——路线而进展。例如,信息处理心理学与皮亚杰的范例相反...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36)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哈佛“零点项目”的工作中,试图揭示每个特殊符号系统内部的细微发展结构。我们力图确定,某些共同的发展...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2)

    信息处理的方法 如果说智力测验在40年前十分流行,那么到了20年前,风行一时的就是皮亚杰的理论了。后来一种新的研究...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6)

    最后,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反对意见。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一种途径和方式,能够用来判定在信息处理心理学领域内争论问题的是非...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8)

    哲学家们在20世纪的很长时间里,都表现出了对人类符号能力的特殊兴趣。按照恩斯特·卡西尔、苏珊·朗格和阿尔弗莱德·诺...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32)

    在集中考虑了对领域的掌握之后,就产生了一些假设。有一种看法认为,在各个领域中都存在着一系列的步骤或阶段,即从初学者...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9)

    在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可观察到同样的倾向。我们也目睹了从外在的行为向人类心理活动和心理产物的转移,特别是向人类...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34)

    对超常儿童进行的研究,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通向智能发展新途径的某些主要特征。首先,超常儿童的存在,提出了皮亚杰理论未...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35)

    毫不奇怪,上面提到的在传统的符号系统中从事研究的人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重点。例如,在以色列工作的教育心理学家所罗门,...

  • 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3)

    在集中于处理细节以及在揭示某一种活动的微结构方面,信息处理的智能理论比早先的研究前进了一步。对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章 早期的智能观(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zr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