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应用场景”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词语,不仅运营、销售人员经常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现在就连政府投资的新项目也用上了这个词。
近两年,北京市先后发布了两批共6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其中,2019年发布了第一批1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总投资额30亿元)和20个央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总投资额113亿元),2020年又继续发布了第二批30个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2.9亿元)。
这里先为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应用场景。通常应用场景主要是指特定类型的潜在客户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某种情绪、状态、动机下产生了某种需求,需要通过相应的产品来满足。而作为新技术、新科研成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用户的需求则不能产生实际的价值。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就是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市场化应用的试点项目,而且试点项目成功后还可以作为向全国复制推广的标杆。
从已经发布的两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应用场景建设正在由初步尝试向逐步深化转变。带动了北斗、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生命科学、新材料、VR/AR、数字成像、光影互动等领域新技术的市场应用和迭代升级。
第一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注重“搭平台、给机会”,致力于建立底层技术协同应用的“试验场”,聚焦在交通、市政建设、住房建设、生态环保、公共安全、医疗健康、教育服务、金融服务、食品安全、养老服务等领域。央企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则为智能工厂、智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新技术提供了用武之地。
第二批应用场景建设项目注重“挖需求、找痛点”,致力于技术应用和管理服务双提升。聚焦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城市管理、政务服务、线上教育、产业升级、央企服务、“科技冬奥”、重点区域、京津冀十个重点领域。包括水立方数字冰雪广场项目、“区块链+不动产登记”示范项目、智慧平安小区、智能+智慧绿心、智能+智慧社区、台湖演艺小镇三维数字空间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智慧园区、张家湾智慧未来设计园区等项目。
从日常生活的感受来看
不少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都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显著,甚至颠覆性的提升。
在交通出行领域,通过5G、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北京将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化水平,为出行、物流带来颠覆式的体验。(L5级是自动驾驶的最高级别,车辆在任何天气、地理条件下都能够完全替代人工驾驶。L4级是高度自动化驾驶,车辆在绝大多数情况都能替代人工驾驶)。同时,市区与郊区会出现快轨列车新型交通方式,速度比普通地铁快3倍,列车站点也会智能提示人们分散进入各个车厢,避免扎堆的情况出现。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将迅速识别出CT影像中病灶的位置,并提供定量数据供医生更准确、高效的分析判断。目前,北京海淀医院影像中心应用场景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而且与海淀区其他医院实现了数据云端共享。后续海淀医院还计划建设医学大数据平台、远程诊疗平台、家庭医生平台等。
以上例子只是应用场景建设中的一小部分,随着更多前沿技术在更多应用场景中转化落地,人们的生活智能化、便捷化感受还将不断提高。
从就业的角度来说
北京市的应用场景行动方案明确了“十百千”发展目标,即建设“10+”综合展现北京城市魅力和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复制和推广“100+”城市管理与服务典型新应用,壮大“1000+”具有爆发潜力的高成长性企业。
这将使大量参与应用场景项目的高技术企业获得重要的发展机遇,随着成功项目在全国其他相似的应用场景普及推广,这上千家企业还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带来更多优质的就业机会。同时,北京市科委鼓励将不同技术环节进行拆分,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参与其中,形成应用场景建设的企业联合体。
这60个应用场景项目只是开始,北京市科委还在继续征集、遴选、发布新的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积极促进创新主体与需求单位的对接。因此,后续还将有更多企业在应用场景建设项目中获得快速发展,并产生出优质的新兴业态就业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