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庄子眼中的辩论

庄子眼中的辩论

作者: 语修 | 来源:发表于2024-03-08 05:05 被阅读0次

成心就是偏见,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偏执。

今天很多的“杠精” ,为了反驳而反驳,内心就有这种偏见,心气不平。

庄子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齐物论》)意思是说人随境遇而产生偏执之心,自以为正确,就一直坚持。谁都有成心,只是多少不同,程度不同。

有成心,所以就产生是非。人与人的争论、矛盾,很多就是观念上的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偏见体现了这种好恶,但如果被偏见牵着走,让它影响了自己人生的选择,或伤害到了别人,就有问题了。

所有的尺子都是人定的,都有它的局限性。庄子说,假如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果真就对吗?我果真就不对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就对吗?你果真就不对吗?我和你或者对,或者不对吗?我和你都对吗?我和你都不对吗?我和你都不能知道是非,人本来就有不明白的道理,我能请谁来判断对错呢?找一个与你观点相同的人来判断,既然与你相同,如何能做判断?找一个与我观点相同的人来判断,既然与我相同,又如何能做判断?找一个与我和你的观点都不同的人来判断,既然与我和你都不同,怎么做判断?找一个与我和你的观点都相同的人来判断,既然与我和你都相同,又怎么做判断呢?那么,我与你及他人都不能判断是非,还能等待谁呢?比如一些比赛的评委,他们或许代表了某个领域的权威。

从大的方面来看能够评判优劣,但他们也有个人的评判标准和偏好,所以做出的评判决定并非天地之间唯一的标准,世间也不存在这样的标准。

如果能够领悟庄子的这个观点,很多因此产生的不理解也都会转瞬消融。

辩论其实就是将自己的偏见扩大,而不是去融合对方的观点形成新的观点。

道不需要辩论,只需要理解、觉知、体验、践行。

语言不一定是说出来的,也可以是绘画、音乐、雕塑,它们就是用来表达我们的人格,展现我们灵性的样子的。

生活不都是在谈生意,忙生计,生活还有诗意和远方。这诗意和远方就是灵性的样子,就是体现你存在的一种语言。

相关文章

  • 《庄子》里的虚拟人物

    庄子是个极可爱的人,立论说辩论不好自己却在辩论,圣人无行地,庄子却立书传世。 大概是庄子眷顾这世上太多迷途不知归路...

  •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庄子: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庄子一生经常与人辩论,但是他却说:大辩不辩。 辩论的最高境...

  • 走在庄子的逍遥世界里

    庄子这人太有意思了。惠子总是充当他的辩论方,然而惠子也很可爱,智商也非常高。庄子他不跟惠子辩论,他还精神不起来。《...

  • 随庄子逍遥(9)热情似火

    《庄子·逍遥游》最会的话题是:有用和无用。 在别人眼中无用的,在庄子的眼中都有大用。庄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人说...

  • 子非鱼辩论的逻辑问题

    庄子中有一篇庄子与惠子关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著名辩论,被后世广泛引用,但其实这是一篇典型的运用诡辩逻辑辩论的范例...

  • 子非鱼

    这是庄子和惠子的著名辩论。 庄子和惠子走在路上,边走边聊天,走到了一座桥上。庄子看惠子闷闷不乐的,就想...

  • 妄作--关于友情

    庄子与惠子是对冤家,俩人价值观不同,辩论来辩论去,;历史上,庄子是“常胜将军”,然而两人都有所胜:在一次次的“吵...

  • 庄子与惠施辩论

    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经常送些钱粮和衣物接济庄子。庄子才勉强过得下去。惠施也很有学问,他和庄子在一起的时候,两个人经...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著名的“濠梁之辩”中,获胜方竟不是庄子

    《庄子·秋水》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讲的是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因为水中的鱼儿辩论的故事,又称“...

  • 濠梁之辩,谁输谁赢?

    据记载,庄子与惠子有过好多场辩论,其中濠梁之争,算是名场面了。先看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鱼出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眼中的辩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zx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