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碗饦和饹馇

碗饦和饹馇

作者: 兰若_f318 | 来源:发表于2020-12-06 18:38 被阅读0次

下班路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小姨从家乡邮来了碗饦和饹馇,叫我明天来拿点。

这碗饦和饹馇是我家乡的特产,说实在的,可真是有好些年未吃过了。写下“碗饦”“饹馇”四个字也不知道对不对,只好仅凭家乡的叫法冒懵来选择了。

碗饦是荞麦面做的,吃法类似凉粉,不过做起来可比凉粉费事多了,记忆里家中只做过一次。荞麦面和成面团,柔光,醒好;再加水反复抓洗揉搓面团,直到面团不再流出面浆。这一步应该叫洗面,最后剩下的这一块儿面团其实应该叫面筋。洗好后的面浆搁置沉淀,倒去上面的清水,再加一点儿盐搅匀增加筋性。大大小小的碗抹上一层油,一个挨一个放在大锅的蒸帘上,将搅好的面水舀入碗里,盖上锅盖,就开蒸。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碗饦就蒸好了。记得那时我们总是等不及,一个小时对于馋嘴的孩子来讲,实在是太漫长了,总是央求母亲揭开锅看看好了没有。母亲也总是笑着安慰我们再等等,说否则揭早了跑了气,可再就蒸不熟了。那就再等等。到了接锅的那一刻再去见证奇迹:将碗倒扣在盖帘上,一碗碗白面水水变成了碗一样的黑面坨坨!

将碗饦晾凉,切条,加入砸好的蒜泥一拌,嘿,美美的!吃上一碗,连饭都省了。

因为麻烦,个人家很少自己做碗饦来吃。集市上有的买,想吃了,就去买点。那年先生第一次跟我回老家,他还能吃得惯的菜,就是这碗饦了。前几年旅游去延安,当地有道小吃叫麻辣肝碗饦,不知道是跟猪肝还是羊肝拌在一起的,有股子腥气味,远没有我家乡的好吃。

饹馇,是一种用绿豆面做的吃食。我家从未做过,不知道具体做法,单看卖相,就是用绿豆面摊的煎饼。寻常时候,也少见谁家吃,也少见集市上有的卖。一般都是谁家小子娶媳妇或闺女出门子办喜事时,才去找人订做。饹馇是席面上必备的一道菜。

饹馇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溜,一种烩。

比较简单的做法是溜:葱姜蒜炝锅加水加盐,水开后下入切成菱形的饹馇块,稍一搅拌,水淀粉加醋勾芡,出锅前撒点蒜叶,就成了。这道菜的关键在于炝锅时多放点儿姜末,出锅时多放点儿醋,吃起来滑溜溜的,那才够味儿。记得那时爷爷会做菜,谁家办喜事总叫他去掌厨。爷爷做的溜饹馇是最受欢迎的,他用煮肉的肉汤来做这道菜,又加足了佐料,不好吃才怪呢!

烩饹馇,要先把饹馇用油炸成饹馇泡,烩白菜时抓入一把,调味调色。炸过的饹馇汇入白菜的鲜味,吸足佐料的香味,味道也美极了,比纯粹的溜饹馇还要好吃。

后来生活好了,这两道菜也便成了过年时餐桌上的美味。记得人们炼油,炸饹馇泡,炸豆腐泡,炸萝卜丸子,炸油糕……香味飘了几十里。饹馇泡最好吃,刚炸出锅便成了我们口中的美味,酥酥脆脆,吃起来咔嚓咔嚓的,有点儿像江南的“响铃”。还都是名副其实的美味。

还真得感谢方便的网络和强大的物流,即使远在他乡,也是吃到家乡的味道。当然更加铭记于心的,应该是那永不变味的亲情和乡情。

碗饦 溜饹馇

相关文章

  • 碗饦和饹馇

    下班路上,接到母亲的电话,说小姨从家乡邮来了碗饦和饹馇,叫我明天来拿点。 这碗饦和饹馇是我家乡的特产,说实在的,可...

  • 民间美食148--油炸饹馇圈

    民间美食148--油炸饹馇圈 齐凤池 我小的时候,每年进入腊月,母亲就要炸一些麻叶,丸子,炸饼,年糕和饹馇圈。这些...

  • 民间美食143--糖醋焦熘饹馇

    民间美食143--糖醋焦熘饹馇 齐凤池 饹馇是唐山的名食之一,是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在当地...

  • 「33」《坊间旧忆——炸饹馇》 青山如黛

    在北京普通的吃食中炸饹馇可谓源远流长,不过我有许多年看不到这种吃食了。偶然看到一饭铺里有卖炸饹馇急忙买来品尝,一盘...

  • 蒜黄炒饹馇

  • 烩饹馇的味道

    仿佛是很久远的记忆 又好像就在昨天 那浓郁的香味 一丝丝勾引着我的味蕾 走进那家路边的小店 锅里煮着翻滚的汤汁 在...

  • 养儿烦心事

    儿子,越小越好玩儿。 小时候,门外有人吆喝——麻辣肝碗饦,儿子奶声奶气也喊:麻肝辣碗饦,逗得人哈哈...

  • 一 通州味儿-饹馇盒

    通州原来叫通县,如今更多地被称为“北京副中心”。但是老北京和当地人依然张嘴就是“通县”,我就经常被盘问:“北京哪儿...

  • 《家乡美食大饹馇》(散文)

    贺广福 走过了天涯海角,尝过了各地美食,我还是最爱老家美食———大饹馇。 在河北省遵化市与天...

  • 唐山麻糖

    唐山麻糖 摘要:民间美食--唐山麻糖齐凤池唐山最有名的特产,应该属蜂蜜麻糖。尽管棋子烧饼,大饹馇,酥糖,皮皮虾也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碗饦和饹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ao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