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小区院子中碰到了好久未见的女儿好闺蜜的妈妈---优优妈妈。
作为都是打工族的妈妈们,我们俩聊的最多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的学习。
她先询问了我女儿的寒假作业情况。接着诉说着快开学了优优的作业还没写完。每天下班后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催着写作业,做作业时事多,磨叽时间长等等。最终很羡慕做老师的我,教育孩子有方法还能辅导作业等。
听了她的话,我觉察到她在教育孩子方面很焦虑。
她这种焦虑代表了中国大多数家长的焦虑与问题。由于上班无暇顾照孩子,把孩子的假期作业交给辅导班儿。今年暑假从上到下停止文化班补课。他们只能在下班后带着劳累的身体陪孩子写作业。在这种疲劳的状况下陪伴,势必缺乏耐心。一旦孩子不按照要求,又势必烦躁,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紧张,自己更加焦虑。
同时她羡慕做老师的家长们。说心里话作为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及辅导孩子作业等方面,我们的确比不是教师的家长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都是在陪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学着做家长的,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也会存在着很多问题,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甚至有时我们会用老师的威严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会很叛逆的,也会很难管理,只是他们未能体会到罢了。
此刻我心中突然闪出了最近微博上的一条热搜:宁波市有家长网友建议教育局立法禁止教师给子女补课,这样有失公允。这条热搜一出,立马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也再次掀起了教师补课的轩然大波。
从这些不同的热议矛盾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内卷加重了中国家长的焦虑。一味把教育的重任给予学校的老师,认为学校教育才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阵地。
殊不知,这恰恰是中国式家长的焦虑的误区与症结所在。一个孩子的成才除学校、社会、家庭因素占30%外,70%的因素在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在70%综合素质中,孩子各种良好习惯占到了60%。
也就是说,孩子之间的差异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取决于良好习惯的差异。只要孩子从小养成各种生活、学习、品质等良好的习惯,何愁学习成绩上不去,何需课外多余的补课呢?
家长们,孩子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并不是仅仅靠在学校养成的,更需要家长们以身作则共同教育培养。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每个孩子成才,是教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而不是短暂的百米赛跑。
与其焦虑抱怨,不如从此刻起,从点滴做起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真正让父母的爱时刻伴随孩子好习惯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