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享阅之旅
阅读之旅第74站 青不畏(四)

阅读之旅第74站 青不畏(四)

作者: 阅海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2-09-15 08:48 被阅读0次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作者是美国人肯尼斯·克利斯汀。

  作者一上来,就用手指直接质问我们——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凡事力求简便,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即使是很重要的事情。

■做事不持久,常常徒劳无功。

■无法乐在其中,即使是面对你人生中重要的活动或人际关系。

■“订立”计划、“谈论”计划,但就是无法“贯彻”计划。

■接近成功的时候,就萌生放弃的念头。

■只参与低于你真正能力的工作,因为这样不必全力以赴。

■总是害怕无法达成自我或他人的期望。

■无法力争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东西,因为你不想失望或失败。

■老是分不清“机会”和“冒险”的差异,习惯性承担无谓的风险,或是太过害怕失败,或是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好或是他人过失,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

■总有一种“快没时间了,自己却还没开始”的感觉。

■常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如果你在这份清单中看见了自己,那么,你可能是某种类型的“自我设限族群”,简称SLHPPs。作者在研究“低成就”人群时发现,很多小时颇具天赋的人,长大后却变得庸碌无为,这些人身上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习惯于“自我挫败”,他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只让它维持在最低限度。这些人似乎觉得拥有梦想是很尴尬的一件事,他们比较倾向捣毁梦想,而不是追求梦想。对于个人不足的地方,他们勇于承认,但却不敢面对内心真正的向往。想想离开校园多年,工作多年的我们,是不是都有可能,就是SLHPPs的一员?

       作者对SLHPPs的发现,始于他的真实经历。他参加完朋友的婚礼,遇见了朋友的弟弟彼得。认识彼得时他才六年级,聪明伶俐,好动活泼,骨子里满溢对生命的激情。他上学时连跳几级,功课门门优异,一年到头都有时间在篮球场上厮杀,大家都认定他将来会成就非凡。多年后作者再见到他,原本还期望看到一个满脸朝气、光芒四射的青年,但见到的是一个委靡不振的人。

       原来彼得搬家的前一年,他决定不再做个“完美的学生”。他深信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在中学时将功课搞定。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我老是告诉自己,明年再好好念书,但总是做不到。”他说,“明年来到时,又觉得全身心念书很不值得。一段时间后我干脆告诉自己,结果糟透了,但我根本不在乎。”

      当他决定不再当个乖学生后,便开始偏离常轨。“篮球”是他唯 一还在乎和拿手的东西,但他再也无法靠天赋从比赛中脱颖而出。高三时,和他一样优秀,却比他更努力的对手出现了。高中的球队晋级州冠军赛时,彼得这位主力前锋却因为成绩不佳,政治课挂了红灯。他的老师破例给他一次机会,只要他写出两页任何和宪法有关的文章,就让他及格。可惜的是,他却无动于衷。

      彼得说, “最让我痛苦的是,我并没有决定不写,但莫名其妙地就让期限过去了,之后自己也无法解释原由。教练找人替代我,但球队在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我让每个人失望--球队、家人,还有我自己。”大好的青年就这样葬送了前途。

      这就是典型的高潜能低成就“自我设限族群”。

       这本书对我触动很大,后面还有很多突破自我设限的方法,但比起方法,前面对“自我设限族群”的定义就足够让我敲起警钟。先不论自己属于高潜能还是低潜能,但低成就是感觉得到的。这种低成就,是相对自己更努力所可能获得的成就而言,并不是与其他人对比。因此,两年前,这本书是我正式开启阅读之旅的源头。每次觉得自己有所收获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现在的成就如何,如果更努力,所获得的成就又如何。如果目前还是低成就,那么,又何来有停下脚步的勇气?

      这辈子,不只是这样。我们的身体足够强壮没有?我们阅读的书籍足够丰富没有?我们的家庭是否已温馨和睦?这些都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再上新台阶的。希望我们能彼此共勉,共同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之旅第74站 青不畏(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ho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