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儒家之辩

作者: 艾米001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13:37 被阅读0次

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景象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到了宋代,张载将之发挥成文人的使命,后人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为宋朝官员,范仲淹是将孔子的思想吸收并于《岳阳楼记》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而于战国年间,儒家的另一代表孟轲,承继孔子学说,概括出孔子大同社会的真正精髓: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何以能幽默到自嘲为实现其社会理想奔走于列国之间“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孔子,后世要打倒他,说他是迂夫子呢?

《论语》中有孔子问弟子志向都是什么?曾晳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如果不为大同理想奔走,他喜欢的大约是后世魏晋名士交往的自得。

宋朝苏东坡在其词中有士人不得志的抒发: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又于结尾处不失洒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每每于此处品味苏学士为人处世做官,都在这无有挂碍地践行人生信念里。

《四书》、《五经》的启蒙缺失,是几代人的文化水准滑坡最经典原因,用一生时间来补课,总有来得及的时候。

相关文章

  • 真实儒家之辩

    孔子提出的大同世界景象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 儒道辩证归因,以及消解的途径

    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两大源泉,但自先秦以来,一直存在儒道之辩,由于道家常以否定儒家核心概念立论,因此给人以儒道对...

  • 戏说儒道(Ⅻ)前篇

    谈儒墨之辩,既然题目叫戏说儒道,我的知识本就浅薄,且仅限于儒家与道家,所以,对墨家部分的探讨可能存在不大准...

  • iOLOi@2018121301@再谈儒道释与爱之光之爱

    儒家思想最贴合人的真实感受,贴近人心道家思想最具有相对辩证互补逻辑最符合真实宇宙!释之境界看似荒诞实乃真实,最释放...

  • 道家和儒家,关于美恶与贵贱之辩

    在盗跖这篇中,盗跖和孔子的对话多不清晰,逻辑混乱不堪。子张与满苟得的辩论可谓是相当精彩,本文我们来看看关于美恶与贵...

  • 【菊言菊语】初涉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二)

    “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墨家者流,盖出于游侠之士;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阴阳家者流,盖...

  • 我读《论语》:义利之辩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做事只问合不合于道义,而小人做事,却只看对自己有没有利益! 义利之辩是儒家...

  • 有教无类~有感

    孔子,儒家的代言人,真实的儒家。他开创了儒家学说,现在谈儒家,谈儒家学说,儒家思想,尤其在我们商业化,现代化,个个...

  • 说服的艺术~类型分析

    事实之辩,是不是的问题,概念和统计理论 价值之辩,好不好的问题 政策之辩,应不应的问题,损益比的权衡 哲理之辩,是...

  • 义2020-10-23

    儒家的思想,又如何理解促进个人的积极性,调动个人私心而努力的行为呢? 至此,想起孟子第一章的义利之辩。 何为义?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实儒家之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iavrtx.html